您现在的位置:英雄模范

【英雄谱】立场坚定的民主战士、100位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李公朴(44)

日期:2021-10-15    文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杨树政

MAIN201607081624000014041516906_副本.jpg

李公朴(1900年11月26日-1946年7月12日),号仆如,原名永祥,号晋祥,原籍武进县湖塘桥,在江苏淮安出生。李公朴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杰出的社会教育家。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市遭国民党特务开枪暗杀,次日凌晨因伤重流血过多牺牲。

1928年,李公朴考取美国俄勒冈州雷德大学,半工半读。留学期间,他对美国及世界各国的教育状况进行考察研究,认为学校“是改善社会环境的策源地”。归国后,他与高士其在南京筹办《徐球通讯社》,与邹韬奋、胡愈之等发起筹办《生活日报》,创办旨在改变店员和青年学生痛苦生活的申报流通图书馆。1936年底,图书馆藏书由2000多册增至3万多册,拥有读者2万多人,其中学生达4500多人。1934年创办《读书生活》半月刊。第一部中译本《资本论》由《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1935年12月,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他被选为常务委员。1936年11月23日“七君子”事件发生后,35岁的李公朴在庭审中据理力争。宋庆龄、何香凝等发动爱国入狱运动,中外电报声援纷至沓来。被羁押8个多月的“七君子”被无罪释放。

1946年2月10日,国民党特务制造“较场口血案”,郭沫若、马寅初、李公朴等各界人士60余人被打伤。面对险恶环境,李公朴说:“我们搞民主运动的人,是要随时准备牺牲的。”“为了民主,我已准备好了,两只脚跨出门,就不准备再进门了。"

1946年6月底,民主同盟和各界人士在昆明发起万人签名运动,要求和平。虽然民主同盟一再声称自己并非暴力团体,只以和平方式争取民主,反对暗杀和暴动。但南京国民政府却密令昆明警备司令部、宪兵十三团等机关:“中共蓄意叛乱,民盟甘心从乱,际此紧急时期,对于该等奸党分子,于必要时得宜处置。”昆明警备总司令霍揆彰奉令后,拟定了逮捕、暗杀民盟负责人的名单。李公朴被列为第一名,闻一多为第二名。7月11日晚,李公朴和夫人在外出归途中,于青云街大兴坡遭国民党特务暗杀。次日凌晨逝世。整个昆明沉浸在悲哀与愤怒之中。毛泽东、朱德发来唁电。

2009年9月,李公仆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MAIN201607081623000536069140932_副本.jpg

李公朴年轻时的照片

W020121102498591688589_副本.jpg

李公朴说,不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国家不得救,就永远不剃胡子。 资料图

W020121102521880480968_副本.jpg

李公朴与《申报》流通图书馆、补习学校全体同仁合影,前排右五为李公朴,左四为夏征农,左五为艾思奇

W020121102521880442373_副本.jpg

1928年,李公朴与张曼筠在上海结婚 资料图

W020121102521880495952_副本.jpg

    1937年7月31日,发表声明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与红军谈判、建立统一的抗日政权的中华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领导人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七君子”在上海获释。 图为(左起)王造时、史良、章乃器、沈钧儒(左四)、沙千里、李公朴(右二)、邹韬奋的资料照片。

W020121102521880522955_副本.jpg

民主斗士李公朴与沈钧儒的画像 资料图

t011d58579f1fcac06d_副本.jpg

李公朴照片集

W020121102521880501836_副本.jpg

李公朴(右)与沈钧儒在狱中相谈甚欢

MAIN201607081624000417480006302_副本.jpg

李公朴在其母校文华中学70周年时题字


W020121102521880532360_副本.jpg

李公朴书写的“仁者不忧 知者不惑 勇者不惧”大字条幅

MAIN201607081624000515428396033_副本.jpg

李公朴书法作品



Page_b_副本.jpg

《光明日报》报道李公朴事迹

146837003765455556_副本.jpg

李公朴生平事迹展览馆。张海韵 摄

146837003866380784_副本.jpg

李公朴生平事迹展。张海韵 摄

146837003884821958_副本.jpg

李公朴生平事迹展览。 张海韵 摄

146837003897084160_副本.jpg

李公朴故居。张海韵 摄

360se_picture (2)_副本.jpg

     李公朴墓,位于云南师范大学(原西南联大旧址)“一二一”烈士墓区内,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杰出的社会教育家李公朴陵墓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国家高新区北区公朴路东村129号,坐落着李公朴故居。该故居坐北朝南,修复后共三进,为砖木结构。二进的平房花厅,如今已被改建成李公朴事迹展示厅,中间是李公朴的半身石像。两边彩旗招展,四面墙上是事迹展板。看着一张张图片,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岁月,感受到那一代知识分子为了天下人的大安,不顾个人安危、一争到底的一腔热血。

李公朴幼时家境贫寒,中学期间勤奋好学,富于正义感。五卅运动期间积极参加上海学生罢课游行,还曾回到家乡湖塘镇联合工商学各界爱国人士,成立“五卅运动后援会”。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李公朴投笔从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他幻想破灭,愤然离开军队。1928年李公朴赴美国留学,其间应邹韬奋邀请兼任《生活》杂志通讯员,考察美国国情,撰写海外通讯30多篇。1930年回国。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公朴积极投身抗日民主运动。1938年初,应阎锡山之邀,到山西临汾创办民族革命大学。同年7月,将《全民周刊》与邹韬奋主编的《抗战》合并改为《全民抗战》。从1937年8月到1940年11月,他在抗日战争极为艰苦的环境中,冒着生命危险,多次前往华北抗日前线,从事战地教育,为团结抗战奔走呼号。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公朴积极争取和平民主。他与陶行知共同创办社会大学,将民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编《民主教育》,组织成立政治协商会议,积极开展活动。1946年2月10日,国民党特务制造了重庆“较场口血案”,李公朴、郭沫若、马寅初等60余人被打伤,送进医院治疗。他对夫人张曼筠说:“我们搞民主运动的人,是要随时准备牺牲的!”

1946年7月11日晚,李公朴在云南昆明遭到国民党特务暗杀,为他一生追求的民主事业奉献了生命。“心不死,志不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生于飘摇乱世的李公朴,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用生命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1996年7月12日,在李公朴殉难50周年纪念日之际,为缅怀烈士英灵,武进市人民政府和湖塘镇政府共同拨款,重建李公朴故居的花围墙、头进厅屋、后进三间楼房。1997年底,原址修复。

作为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李公朴故居每年都会迎来周边学校学生、社区居民等进行参观学习,部分学校的少先队员入队仪式也在此举行。由李公朴研究会主办的李公朴故事演讲比赛也已连续举办两年,旨在向学校师生宣讲英烈故事,继承英雄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