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政权会议

长征途中重要会议:(2)黎平会议,中央红军战略转变的开始

日期:2022-04-20    文章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    作者:杨树政

0bd162d9f2d3572c9b1aff569b80552f60d0c3df_副本.jpg

中央政治局于1934年12月18日在贵州黎平县城召开会议。周恩来主持,参加者有博古、朱德、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陈云、刘少奇等,李德因病没有出席。会议继续讨论红军的战略方针与进军路线问题。博古仍坚持中央红军进入湘西北,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意见;毛泽东则主张放弃原定计划,改向黔北进军,创建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根据地。经过激烈争论,毛泽东的建议得到与会多数同志的赞同,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决定放弃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同时还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以便审查黎平会议的决定和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及长征以来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黎平会议是通道会议争论的继续,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最后确定了向贵州转兵的战略方针,为遵义会议纠正“左”倾军事冒险主义错误做了重要的准备。

e4dde71190ef76c660b1b13b9285cbf2ae5167de_副本.jpg

0bd162d9f2d3572c50be34279980552f63d0c30c_副本.jpg

6d81800a19d8bc3e2316e10791189016a9d34578_副本.jpg

562c11dfa9ec8a13cdf25352e290a787a1ecc037_副本.jpg

08f790529822720e7d9a504b6a583c4ef31fab42_副本.jpg

c995d143ad4bd1133f55dad3493c920749fb05d5_副本.jpg

1934年12月15日,红一军团击败驻守黎平的贵州军阀王家烈部队,占领黎平县城。中共中央政治局随后于18日在黎平县城翘街上一个名为“胡顺荣”的商铺里举行了一次会议,史称“黎平会议”。这是长征路上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

会议继续对红军的行动方针问题进行讨论,以从组织上解决当时最为紧迫、争议最大、关系全局的进军方向问题。议题还是红军“北上”与“西进”进军路线之争。会上,博古置“围剿”的国民党军队是中央红军的五六倍且在北上湘西的路上张网已待这一客观事实于不顾,仍然坚持原定计划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毛泽东则基于敌我形势客观事实主张继续西进贵州,向黔北进军,在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创建新的根据地。会议从白天开到深夜,争论十分激烈。毛泽东的主张得到了与会大多数人的赞成。此外,在会上毛泽东等力主重新起用刘伯承当总参谋长,得到大会同意。此后,在长征途中,刘伯承作为毛泽东在军事上的得力助手,发挥了其军事方面的才能。

黎平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毛泽东在会议上提出的正确主张得到肯定,这也是毛泽东对“左”倾教条主义斗争取得的阶段性胜利。会后,因病没有参会的李德看到了会议决定的译文后大发雷霆,并质问周恩来详细情况。周恩来的警卫员范金标回忆说:两人用英语对话,“吵得很厉害。总理批评了李德。总理把桌子一拍,搁在桌子上的马灯都跳起来,熄灭了,我们又马上把灯点上。”此后,周恩来与李德的关系“逐渐疏远”。

黎平会议促使了“三人团”的进一步分化,“开启了中央红军摆脱严重危机、实现历史性转折的通道”,让中央红军避免了与湘西十几万追兵短兵相接,遥遥地把追兵甩在身后,使中央红军从极端危险的境地走了出来。黎平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危险关头实事求是地解决严重危机的成功典范之一,为召开遵义会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央红军在黎平期间,受到当地群众的热情欢迎和支持,部队得到暂时休息并进行了整编。

黎平会议刚结束,会议的决定马上就被付诸行动,次日中央红军便被命令十二月底占领剑河、台拱(今台江)、革东、施秉、黄平地区。贵州的敌人力量薄弱、装备较差、缺乏训练、士气低落,“实际上他们还没有认真地试一试,来进行长时间的抵抗”,就被中央红军赶跑了。1934年12月下旬,中央红军入黔后主动前进,一路所向披靡,在贵州东北部击溃黔军侯之担部,攻下了瓮安等七个县城,变被动挨打为主动进攻,长征以来被“围追堵截”的局面得以改变,把国民党蒋介石集结的四十万大军远远地甩在了湖南湘西,使蒋介石企图在此全歼中央红军的计划完全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