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老兵心语

信仰之光照千秋

——写在清明节祭奠英烈之际
日期:2023-04-07    文章来源:红云平台    作者:徐映珉

没有哪一种记忆比留在人们的心田里更永恒,没有哪一种缅怀比烙在人们的情感里更炽烈,没有哪一种祭奠比走进人们的崇敬里更自觉,没有哪一种传承比融入人们的血液里更持久——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英烈”!

清明时节雨纷纷,绵绵哀思祭英魂;又是一年芳草绿,又到一年清明节。此时此刻,飘飘洒洒的春雨,伴着绵绵哀思,寄托着对英烈的崇敬与祭奠,化作无尽的追思和怀念。

青山隐隐埋忠骨,座座坟茔菊花黄。走进一座座松柏苍翠的烈士陵园,面对一尊尊绿草萋萋的英烈墓碑,向为党的事业、国家利益和人民幸福英勇献身的英烈献花、默哀、致敬,是人们感恩思源的重要方式——那一个个深深的鞠躬,无不表达对英烈的缅怀追思,那一次次深情的仰望,无不从英烈精神中汲取思想营养、感受信仰之光。

青山不语,丰碑长存。纪念碑上一个个闪光的名字,镌刻着英雄百折不挠的史册;墓碑座上一块块不朽的基石,熔铸着英雄的忠诚与信仰。那一座座长满青草的坟茔,坚守着山河与岁月的静好;那一块块简朴冷静的墓碑,诉说着英烈的平凡与伟大。据有关资料显示,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余年间,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英烈志士多达2130万人,其中不知姓名的无名英烈更是不计其数。

漫步历史长河,觅寻英烈精神源头,没有哪一种生命比活在人们心中的英烈更长久,没有哪一种敬仰比长存人们心中的英烈更崇高。清明节前,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从祖国各地自发前来祭奠英烈的人流络绎不绝。李加友烈士的106岁母亲来到儿子坟茔前,用颤抖的双手一遍遍地抚摸着墓碑上的遗像,一声声地呼唤着:“儿啊,让妈再吻你一下!”其情其景,感天动地,让山河垂首低吟,令所有人动容泪目——李加友只是长眠于此的一位在戍边卫国战斗中英勇牺牲的普普通通的烈士,他的母亲亦是2130多万个失去儿女们的英烈母亲之一。他们倒下去是一座山,他们站起来是一座碑,他们的名字与江河共在、与日月同辉。

在浩瀚天际间,英烈是最璀璨的星辰;在岁月长河里,英烈是最闪亮的浪花;在历史丰碑上,英烈是最耀眼的名片;在民族之路上,英烈是最醒目的标注;在精神高地上,英烈是最厚重的基石;在时代乐章里,英烈是最感人的旋律。英烈是历史的丰碑,英烈是国家的脊梁,英烈是民族的坐标,英烈是时代的楷模。清明时节,追思悠悠。“每思边关金汤固,更忆英烈铁甲寒。”走进烈士陵园,伫立英烈墓前,在深情的追思与缅怀中,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家国情怀,激荡着人们共同的心声:浩然英雄气,信仰照千秋,忠魂存天地,星火传精神。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时代造就英雄,英雄引领时代,英烈因崇高而不朽,精神因传承而闪耀。英烈虽已远去,但精神从未远离:英烈基因,激励人民军队勇毅前进;英烈精神,铸就战无不胜的雄师劲旅;英烈忠魂,托起巍然屹立的精神高地;英烈血液,培塑无坚不摧的钢铁战士。今天的祭奠和缅怀,不单单是表达对英烈的一种哀思,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赓续。这种精神,既是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之源,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之源。

“身是山川魂是歌,且捧心香祭英灵。”最好的缅怀是铭记,最好的祭奠是崇敬,最好的学习是传承。“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领袖的谆谆教导,是历史的召唤;统帅的殷殷嘱托,是时代的强音。时下,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已化作社会风尚和春风春雨,浸润万里神州和华夏大地;学习英烈、传承英烈,已变为红色血液和信仰火种,深植亿万人民心底。

纵使岁月可以改变山河容颜,但英烈的精神之光永远不会黯淡失色,依然闪耀星空;虽然时间会冲淡人们的记忆,但英烈的信仰之火永远不会熄灭,如炬照亮前行之路。每年一度的清明节,祭奠和缅怀长眠的英烈,既是一次对初心和使命的重温与感悟,更是一次“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忠诚和信仰的叩问与考量。肃立于英烈墓碑前,感思苦难辉煌的革命历史,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更加清楚肩负的神圣使命与责任担当。

“要挽长河洗泥沙,却借浩气荡尘埃。薪火相传终有继,江山更待新宇开。”今天,我们缅怀和祭奠英烈,是为了不忘来路“再出发”,是为了牢记使命启新航,踏着英烈留下的足迹,接过前辈手中的火种,从英烈精神中汲取强大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跑好属于自己的这一程,用奋斗和拼搏创造无愧时代的辉煌,用青春和荣光书写多彩的人生篇章!

(编辑  何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