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云活动

“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高端论坛暨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成立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日期:2023-05-29    文章来源:延安精神YAJS    

十三年.jpg

红云北京报道  2023年5月20日,“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高端论坛暨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成立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党委副书记、校长林尚立,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王均伟,中共延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宏兰,延安大学校长高子伟及国家博物馆、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等单位负责同志及相关领域专家出席论坛暨成立大会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延安大学校长高子伟共同为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揭牌。

十三年1.jpg

延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宏兰代表延安市委、市政府致辞。

十三年2.jpg

杨宏兰表示,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不渝的梦想。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一系列经验示范,为创造实现现代化的根本社会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推进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次论坛的举办,特别是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的成立,为进一步深化延安十三年党史研究,以史为鉴,察往知来,搭建了更高层次的平台。延安很小,延安也很大,延安是延安人的延安,也是全国人民的延安。延安将全力支持研究工作,在史料整理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按照党的创新理论、对标党中央的要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共同把延安时期党的故事讲好,为持续深化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贡献力量。

十三年3.jpg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作主旨报告。他表示,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间具有高度的历史契合性。延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源头,中国式现代化的根脉和基本要素在延安得到了孕育。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实现了全党的高度团结和统一,建立了坚强的军队和稳固的根据地,确立了革命的中心力量和领导的核心力量,从而走出了中国的道路,开启了新的征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没有延安十三年,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没有中国式现代化。延安十三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历史前提,奠定了政治基础,提供了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建立了稳定的新的结构,造就了社会革命议程,构建了现代领导力量和领导体系,打造了现代发展的主体力量。总而言之,延安十三年对于中国现代化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中国式现代化从1935—2035年的这一百年,可以分为孕育、诞生、学习、成长、成型、成熟六个过程,其中的轴与线是一脉相承的,源头基因都在延安十三年。要解开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之道和成功密码,离不开延安十三年,所以无论是中国的学者还是世界的学者,无论是今天的学者还是未来的学者,要认识中国的奇迹、要研究中华民族为何复兴、要研究中国式现代化为何能够成功,并创造出人类新的奇迹,都必须到延安去寻找。希望延安十三年成为新的显学,成为世界之学,成为创造人类新的自主知识体系的策源地。

十三年4.jpg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等九位专家作了主题发言。李忠杰发言的题目是《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

十三年5.jpg

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中心主任冯枚应邀参加了会议。她表示,应邀参加这个论坛,是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和延安精神研究中心的光荣。聆听专家的精彩报告,不仅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学识,重要的是启发我们从历史的经度、未来的纬度去认识延安和解读延安十三年。延安是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摇篮,延安十三年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源头基因。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集大成,解读其中的基因密码,一定会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劲动力。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延安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共产党之治”“延安十三年与中国之治”“延安十三年与中国之理”“延安十三年与中国之学”四项议题进行分组研讨,就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畅所欲言、分享交流。

(编辑 邹吉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