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云活动

更好弘扬延安精神,为开创新时代美好生活提供动力支撑

日期:2023-11-14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珍

宝塔山1.jpg

日前,由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和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主办的“延安精神与新时代美好生活”青年学者论坛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相关领域近50名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王璐在致辞中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弘扬延安精神,为新时代青年学者牢记初心使命、弘扬革命精神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延安精神作为以坚定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的革命情感等为核心的精神范式,彰显着薪火相传、赓续前行的文化品格。

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张远新在致辞中指出,延安精神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及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也体现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人民美好生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重要奋斗目标。延安精神与人民美好生活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延安精神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人民美好生活则是延安精神的本质规定和核心要义。新时代我们仍然需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考察时指出:“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晓强教授认为,延安精神不仅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化和完整的实践形态,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执政、不负人民的重要内涵。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一个成熟形态的体现,延安精神对于我们今天创造美好生活意蕴深刻。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整体性,不仅仅是物质和文化的,也不仅仅是生产和生活的,还有政治的和环境等各方面需求。回顾延安时期的土地改革政策、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体制,人们既在经济上得到了一定的权利,又在政治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解放,成为自己生产生活的主人。从这个方面来讲,延安精神对新时代美好生活建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教授指出,延安精神对伟大建党精神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美好生活内涵丰富,包含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精神文明的发展离不开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为美好生活提供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深入研究延安精神和美好生活之间的关系,可以激励我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为开创美好生活提供动力支撑。新时代我们需要持之以恒地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艰苦奋斗和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优良作风,在共同奋斗中创造美好生活。 

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董金明教授指出,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新时代传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盼,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瑶梅教授认为,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看,共同富裕与美好生活具有相通性。她从共同富裕理论的发展脉络、共同富裕在中国的实践探索两个层面,论证了现阶段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历史特殊性,提出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锚定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而努力。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耿步健指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延安时期,党的自我革命主要体现为以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推进党的自我净化,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推进党的自我完善,以与时俱进、自我超越的精神推进党的自我革新,以敢于斗争、鉴往知来的精神推进党的自我提高等方面。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弘扬延安时期的自我革命精神,将之转化为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经伟教授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角度出发,从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处理好的三对矛盾入手,提出我们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矛盾、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以及个体与整体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本次论坛是上海市社联第十七届学会学术活动月活动之一。

(编辑 武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