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午,延安革命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刘妮,党委委员、副馆长李晓剑一行赴西北大学,就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相关工作进行推进座谈交流。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振磊参加并主持会议,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韩凯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博、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杨璐等20余位院处负责人和教授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刘妮馆长就协同中心展览方案推进、“大思政课”走深走实、馆藏文物修复启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硬件设施配备等五项重要工作希望尽快推进:延安革命纪念馆与西北大学立足红色文化资源和人才优势,以站位国家需要讲好延安故事、党的故事、中国故事,办好新时代需要的主题展览;推进发挥革命文物资政育人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发展的“大思政课”,力求在“育人”上下足功夫,精心设计一校一课、“同上一堂课”等精品课程,促进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思政课走实走深,并设计总结出协同中心独特的经验和模版;推进“硬件设施+软件实力”提档升级,保障办公需求、现场教学、人才培训、文物修复等日常工作有序进行;推进科技创新赋能活化文物,让革命文化与数字化时代同频共振,以及盘活革命文物资源,研发文化创意产品讲好延安故事的文化创意产业尽快应用和推广。
座谈会就双方推进的《延安十三年与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进行了重点讨论。何博院长就目前从理论层面梳理的六个方面进行与会交流。西北大学法学院教授虎有最后,吴振磊副校长介绍了西北大学就协同研究中心五年规划和年度方案的基本内容。他说:在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的全力支持下,西北大学与延安革命纪念馆充分整合研究力量与资源优势,成立协同研究中心各项工作专班小组,明确重点任务、压实工作责任。以重点研究项目为依托,让资源跟着建设走,推动“大思政课”落地做实,着力打造“同上一堂思政课”品牌栏目,发挥高校理论阵地优势,召开学术论坛将理论创新转化为著作成果,为推动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泽、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有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何金凤、李维军等提出各自观点和意见。
会后,在吴振磊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韩凯峰、院长何博、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杨璐等领导陪同下,刘妮馆长一行参观了《保护革命文物 赓续红色血脉——陕西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专项调查展》,实地考察了文化遗产学院纺织品修复实验室、纸质修复实验室、壁画修复实验室、陶瓷修复实验室、传统工艺实验室以及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的硬件配套设施。
下午,我馆一行与马克思主义学院韩凯峰书记、何博院长等就“大思政课”的体系构建进行深入交流座谈,何博院长从基础理论研究与理念确立、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评价体系构建与初步验证、问题与展望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具有西大特色的“大思政课”认同教育范式。
刘妮馆长结合自己的授课经验就如何把思政课体系化和精细化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要力戒“大思政课”走向形式化、低俗化、娱乐化,要从宏大历史叙事中找准微观切入口,优化话语体系,讲有温度、有情感、可触摸、可共情的革命故事,从共情达到共鸣,为这样的思政课而努力。
此次交流座谈,不仅有效推动了协同研究中心的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更增进了双方共识,以高度契合的团队理念推进西北大学-延安革命纪念馆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工作有序开展。
(编辑 刘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