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党建时政
吉林省梨树县人民法院孤家子人民法庭

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日期:2025-04-21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郑智文

春风送暖,望着犁好的一条田垄,邹昌政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邹昌政是吉林省梨树县人民法院孤家子人民法庭法官、负责人。这个仅有7人的法庭,管辖3个乡镇,辖区人口近15万人,年均受理案件近700件。

去年春耕,眼前这一垄田,闹出的纠纷可不小——

“凭啥种我家的那一垄地?”

“凭啥说是你家的地?”

孤家子镇孤家子村村民马某、董某来到孤家子法庭,各执一词。

“咱上田里头看看。”邹昌政打断争吵。

经过实地查看,邹昌政发现,争议地块属于不规则地块,中心地垄为弧形,垄沟不连续。前些年,马某把自家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合作社连片种植,垄距固定,不易调整,难以利用这个地块,于是,这里逐渐被董某耕种。另一方面,沿着两家交界线,董某也有其他少许地块被合作社耕种。年复一年,双方耕地的界线模糊了起来。直到马某家土地流转到期,改为自己耕种,矛盾才显现出来。

“眼下两家看似各缺一条地垄,实际上是因为耕作方式不同,导致垄距不同。”在田间地头来回测量、反复询问,花了两天时间,邹昌政终于弄清原委,双方的火气也消了不少,开始心平气和商讨解决办法。

最难处理的,是交界处中间的那块弧形地垄。

“干脆在这块耕地上重新犁出新的垄沟。”经原告被告双方同意,邹昌政与他们一同坐上拖拉机,边协商、边犁地,将争议地块重新犁好,还在村干部们的见证下埋下界标。双方握手言和,原告最终决定撤诉。

“我们切实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就地化解、及时化解。”邹昌政说。

2020年夏天,一个雨夜,孤家子人民法庭时任庭长孙海鑫冒着大雨,赶往小宽镇潘某家。

“辛辛苦苦把他们养大成人,现在我一把年纪了却没人管!”当日,年事已高的潘某找到孙海鑫,起诉5个儿子,要求他们尽赡养义务。

了解基本情况后,孙海鑫没有仓促立案,和村干部、村民交流,进一步了解情况后,积极展开调解工作,对各方当事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释之以法。

夜已深,争执逐渐平息。潘某的儿子、儿媳们当场认错,承诺妥善安排老人的晚年生活。

“离婚纠纷中还会有旧情,赡养纠纷中还会有亲情,邻里纠纷中还会有乡情,借贷纠纷中还会有友情,交通事故纠纷中还会有同情。只要努力唤起人们的真情,大部分的恩怨都会烟消云散。”孙海鑫把这些话挂在嘴边。

把法庭搬到村庄社区、把法律传到田间地头、把服务送到农民心坎——2018年,“海鑫法官说事点”应运而生,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进村法律服务200余次,接待说事群众2000余人次,处理各类矛盾纠纷880余件。

近年来,孤家子人民法庭先后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

“法庭扎根基层,全力解决群众的法律诉求,让党徽在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闪耀。”邹昌政说。

(编辑 马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