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云专题 > 红云文苑 > 文学作品 > 评论

《好望》之“望”

日期:2021-12-14         文章来源:红云平台         作者:王君超

我和郝建国先生素未谋面,冒昧为他的大作写序,完全是因为微博的缘分。

2011年以来,我主持了教育部和北京市的两个微博研究课题,考察自媒体上的表达权和“理想的传播情景”。从此,“刷微博”成了我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后来发现,互粉的@记者郝建国和我一样,都是时时在线的“微博控”。在微博上,他对于新闻事件的评价从不人云亦云,而是以调查记者的眼光进行反思,而后抽丝剥茧地进行分析,甚或指出有的“事实”必定反转。

我与他一样,做过记者、编辑,又在传统媒体向社交媒体转型的过程中成为“自媒体人”,深知这一身份转型殊之不易——除了话语方式的转变,还不能忘了主流媒体记者那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辩证思维;同时,还要瞻前顾后地预测传播效果,以免误导社会情绪。

在我的印象中,郝建国先生的微博做到了“犀利”与“求真”相统一,因此能发挥其舆论影响力。

61b9483fac9a0.jpg

今天看到郝建国先生的《好望》书稿,发现无论在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平台上,他的文字,都一以贯之地表现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记者素养。

书名中的“望”字,是取普利策“瞭望者”之意,可谓立意高远。我向来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喉舌”,必须将舆论监督作为自己的天职,这也是马新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记得做记者时,人民日报社的记者证封底上,就印有《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的条款赫然在目。

收入《好望》的作品,颇能体现作者“激浊扬清、针砭时弊”的特点。例如,《农民张坎锁之死》、《西安交大长江学者“科技成果造假”调查》系列报道(以下简称“《科技成果造假》”)、《揭开呼格吉勒图冤案》、《大学生“舍己救人”牺牲后遭遇“挟尸要价”——长江荆州3条逝去生命的记忆》(以下简称“《挟尸要价》”)以及《京城流浪女李丽云的非正常死亡》等等,这些作品的选题,一方面都是当时的社会热点,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问题意识;另一方面事件的发展也与“有关部门”和社会风气不无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在“合法监督”和“建设性监督”的框架内,通过个性化的新闻事件的深度挖掘,蕴含着对“有关方面”的追责和对社会系统良性运行的呼唤。

61b85d3e10fba.jpg

作者虽然长期服务于都市报,以采写特稿为基本工作内容,却本其“文化自觉”,对圈内的流行文风进行自觉的抵抗。他明确反对“新闻散文化”,坚持“用事实说话”,用新闻语言和叙事逻辑来写新闻,这也是我本人长期以来矢志不渝的价值观。

《挟尸要价》开篇的首段写道:

“2009 年10 月30 日上午,宝塔湾烟雾朦胧,远处的货轮像往常一样在长江上平稳行驶。岸边的沙滩上,自发来这里祭奠英雄的人们络绎不绝,他们有的噙着眼泪焚香,有的手捧菊花鞠躬——6天前,当地两所高校的3 名大学生何东旭、方招、陈及时为救2名落水少年,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段导语性文字虽然运用了描述性的技巧,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俱备,完全摈弃了时下流行的那种“新新闻主义”“碎片化写作”四五段内找不到人物身份,琐碎化叙事令人如堕五里雾中的弊病。

大量运用对话和直接引语是他还原事实的一个常用写作策略。比如《科技成果造假》一文,运用对话展开了举报者、被举报者两方面的说法;《小康乡农民为何负债累累》的报道,大量使用了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对话。集子中有的作品还直接采用了“对话体”,作者将其归入了本书第三部分的《对话》。此外,他还重视对新闻背景的建构和对权威资料的引用。如在《科技成果造假》一文中,他综合引用了教育部领导、学术批评网主编的观点,以及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对“剽窃”认定与处罚的标准。

《好望》所收作品不多,集子中有特稿,有评论,有论文,还有文化随笔,体现了作者对成为“专家型记者”“学者型记者”的不懈追求。我细读了作者对《挟尸要价》报道和图片获奖的两篇商榷性论文,刷新了我以前从媒介批评角度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希望作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用好新闻的“解困”功能,服务社会转型;放眼全球的媒体转型,刷新融媒体叙事技巧;强化深度报道思维,力求深刻全面。

以上挂一漏万,权作对《好望》之“望”吧! 

(作者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长聘教授、博导)

(编辑  何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