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云专题 > 红云文苑 > 文学作品 > 散文

一个挑夫的歌声

日期:2022-03-07         文章来源:红云平台         作者:刘权寿

62259896364b5.png

上了一趟华山,回来后,一个挑夫的歌声,时不时在我的耳畔回荡,引发我一次次的回味和思索。

那是1996年的中秋节,我和妻子、女儿及省军区纪检处处长钟峻青一家三口,一同去游览华山。

那天我们天不亮就起床,急急忙忙赶到火车站,坐上东去的列车,约10点钟抵达华山火车站。下车后,一分钟也没歇,就径直向山门口走去。谁知天不作美,刚穿过玉泉院,天空就飘开了雨星,等走到山门口,雨点更密集了。一行人谁都没带雨伞。仰望天空,乌云密布,看那架势,雨一时半会是停不了的。于是,就在山门口买门票的那个地方,我们以一件一元钱的价格,给每人买了件简易的塑料雨衣,披在身上,然后就正式开始登山。

作为五岳之一的华山,以险著称,山峰奇拔,绝壁千仞,谷壑清幽,古松参天,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尽管雨不停地下着,而且越下越大,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游山观景的兴致。大家走着、看着、说着、笑着,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两个小年轻人还时不时地放开嗓门喊上几声。

然而,人毕竟不是机器,兴致再高的人也有疲倦的时候。走了约二十多里路,腿脚就没有那么轻快了,好不容易走到“回心石”,双腿变得更沉重了,每走一步都要费好大的劲。尤其是两位夫人,一个比一个显得疲倦,找不到一块干处坐下来休息,就站着靠在路边的大石头上闭上眼睛打起盹来。看看她俩那疲惫不堪的样子,再瞧瞧那从天而降的雨柱,听听沟道里那洪水的咆哮声,我真担心她俩会不会知难而退放弃登山,就此打道回府。或者,走到千尺幢、百尺峡、苍龙岭等险要路段后打退堂鼓。作为上了多次华山的我,就曾亲眼看见过不少登山者来到“回心石”后,面对高入云端的奇峰,眼望着在悬崖峭壁上凿出的石阶小道,顿时色变,唉叹几声后像打了败仗的逃兵,掉头而去。

正在这时,忽闻得有歌声在山谷中回荡:“又是九月九,重阳节,难聚首......”

透过雨雾寻声望去,只见“回心石”上方那悬梯似的石阶小道上,一个男子肩挑沉重的担子,躬身弯腰,走一步,唱一声。脚步是艰难的,而歌声却是那样的响亮。

“那个担担子的人,歌还唱得不错哩”。青的夫人刘翠香睁开眼睛,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

那挑夫大概是听到了这句赞美的话,来了兴致,马上提高嗓门回敬一首:“谢谢您给我的爱,今生今世我不忘怀.....”

我们几人相视一眼,哈哈一笑。

而那挑夫则旁若无人似地,继续唱他的歌,唱完了上句唱下句,唱完了这首唱那首,那艰难的登山之路上,几乎每一步都有歌声相伴。

见休息得差不多了,我和钟峻青交换了一下眼神,遂招呼大家收拾东西准备上路。两个小家伙率先回应:“走了!”两位夫人嘴上没说什么,但身子却动了起来,摆出了出发的架势。这多少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622598963f0c8.png

艰难的攀登开始了。为了相互有个照应,一行六人一个挨着一个,步子也迈得比较缓慢。尽管如此,还是比那挑夫要走得快,当挑夫在千尺幢上面的云观台放下担子休息时,我们终于赶上了他。看样子,他有30多岁,中等个儿,瘦削的身材,肩膀颈项上的皮肤红中透黑,长满了老茧,眼眶里布满了血丝,眼球也有点凸出。不用说,这是高强度劳动给人体留下的痕迹。

女儿刘臻给他递过去一把瓜籽,我们边吃边聊。当得知我和钟峻青都是军人时,他就像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一下子变得特别热情,几乎是无话不说。

原来,他叫柴启龙,是华阴市岳庙乡人。1980年入伍,在沈阳军区某部服役,1983年退伍回乡。1986年开始当挑夫,基本上每天给华山上送一担东西,有米面,有蔬菜水果,有油盐酱醋,还有煤炭,一次能挣三四十元钱,至今已干了整整10年。我撩起他所挑的两个筐子上盖的塑料布,见装的全是煤炭。一问,有70多斤。

我有意把话题引到唱歌的事情上来。“你的歌确实唱得不错,可是你挑这么重的担子,走这么陡的路,还哪来的心情唱歌呢?”

柴启龙叹了口气,淡淡一笑,说:“哎,怎么给你说呢,照理说,干这苦行活,确实没有心情唱歌。可不唱又能咋呢?你就能高兴起来?还不如想开点好,想唱就唱,能乐就乐。有的游山人笑我是苦中作乐,我倒想,人在苦中能作乐也没有啥不好的,快乐总比忧愁好。你成天老吊着个脸,给谁看呢?再说,当挑夫苦是苦,但一天能挣几十块钱,这就比种庄稼要强得多。还能看看山,看看水……。

6225989609e3d.png

柴启龙的话语看似平平淡淡,却在我的心里引起了不小的震颤。告别了他,在向西峰攀登的路上,我的思绪一直沉浸在这件事情当中,从中生出了颇多感慨和感悟。是啊,人生在世,谁不想活得快乐?谁不想活得潇洒?而要做到这一点,你所处的环境固然重要,但决定性的因素还在于自身。一个人只有把握好自己,调控好自己,时常保持豁达的心态,乐观的情绪,快乐和幸福就能时刻伴随着你。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要知足,知足者常乐,这是千真万确的。倘若一个人一天到晚这也看不惯,那也想不通;老是觉得自己这也不如人,那也不如人;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忧形于色,唉声叹气;遇到一点挫折,就垂头丧气,似乎周围的一切都跟自己过不去。这种人,纵使有家财万贯,也未必就能活得快乐,活得幸福。其实,这种人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是自己在折磨自己。与柴启龙相比,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朋友,假若你还有什么想不开的事情,打不开的心结,建议你不妨去趟华山,听听那个挑夫的歌声!

(编辑  何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