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云专题 > 红云文苑 > 文学作品 > 散文
  • 回忆母亲2020-05-06

            我的母亲,是一个四十岁左右就守寡的农村妇女。记得我那年才七岁,父亲便去世了,母亲从此守寡,直到七十三岁临终。试想,一位带着七个儿女的妇道人家,是怎样的煎熬?是怎样的苦度日月?

  • 《风绿灞河岸》序2020-04-29

            《风绿灞河岸》是春柳先生近几年的散文、评论和诗歌集,当我们捧读这本诗文集时,分明感觉到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的汁液。它叙写了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经历,形象地再现了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侧面,更是作者心路脚步的记录,感情世界的写照。“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 刘勰 《文心雕龙 知音》]刘勰说,即使是年代久远的作者,后世读者不能见到他本人,读了他的文章,就能理解作者的感情;何况我们是和先生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同一片蓝天下的人,是亲身受过先生教诲、现在仍然深受先生影响的人,当然对饱含在诗文集中的深情感受得更为真真切切。

  • 我和陈忠实2020-04-29

            陈忠实是著名作家、全国作协副主席、陕西作协主席。一部长篇巨著《白鹿原》令国内外瞩目,它像一颗明星在浩繁的天空中闪闪发光。初识陈忠实是1974年在西安市南泥湾“五七”干校,当时他是灞桥区毛西公社革委会副主任,我是西安市65中学一名教师,都是来自大郊区,同为干校大田队。那时,陈忠实就颇有名声,他的作品常见诸报端,发表在文学刊物上。在“五七”干校,初次接触他给人感觉就像其名一样忠诚老实,平易近人,生活俭朴,穿着粗布衣,腰别旱烟锅,丝亳没有一点文人的架子。

  • 根魂探源2020-04-23

            1974年1月18日,时任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阅读了《人民日报》刊登的四川群众办沼气的报道。在县革命委员会领导的支持下,延川县掀起了一场风波及陕西省的沼气革命,成功建成了陕西省的第一口沼气池,打破了“沼气不过秦岭”的断言。1975年的9月20日,《延安通讯》配发“社论”发表了长篇通讯《取火记》,火,是被人类征服的第一种自然力。从远古燧人氏钻木取火的神话传说,到煤、油、天然气和太阳能的应用,人类为了火的利用、燃料的来源,曾用了几十万年的艰辛斗争,不断换取人类的文明、进步!

  • 金陵好大雪2020-04-23

            古城金陵素以梅花为市花,那缘由,大抵是东郊有座梅花山驰名中外之故。我这次初春时节返金陵,印象极佳的却是那开起来如云如霞、纷纷洒洒的樱花。

  • 雪域之魂2020-04-22

            我忽然觉得,世界上没有一座坟茔像雪域之冢这样震撼人心,这样令我肃然起敬。这是一座与喀喇昆仑一样高耸、与亘古冰峰一样永恒的军人的坟墓。粗粝的石块垒砌的墓冠,看似极随意地堆起来,但它却埋藏着一段壮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