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起一个以党的机关报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报刊系统,重点办好党的机关报。1940年2月,毛泽东邀请刚从重庆来到延安的作家周文谈话,希望周文能在延安办一个大众读物社,创办一张通俗化报纸,编辑一批大众化的通俗小册子,以提高边区军民的政治文化水平,希望周文来负责这项工作。
曾经在重庆创办《通俗文艺》的周文几乎没有任何犹疑地听从了毛泽东的安排,他到边区党委报到后立即着手大众读物社的筹建工作。边区党委又指定宣传部部长李卓然直接领导大众读物社的筹备工作,李卓然马上派出白彦博任大众读物社的秘书长。边区文协也决定把杨家岭山嘴上那两排窑洞腾出来作为大众读物社的社址。周文等人立即开始了经费的落实以及物色编辑人员等工作。3月12日,大众读物社正式成立,社长周文,杜桴生任副社长。下设一个报纸科,负责编辑《边区群众报》,一个通联科,负责通讯网的建立,编辑一个帮助通讯员写作的刊物《大众习作》,一个丛书科,负责编辑《大众文库》和《大众画库》。张思俊、白彦博任通讯科正、副科长,林今朋、庄启栋任丛书木刻科科长,赵守一任编辑科科长,在这期间还调入了胡采、方之中、高茜规、朱明、杨蜚生等各类工作人员。
大众读物社成立后,立即开始了报纸的组稿、编辑、排版等工作,经过全体人员的辛勤努力,3月25日,报纸的第一份清样就送在了毛泽东的案头。当时,这份报纸的名称是《边区大众报》,毛泽东看到清样后很高兴,但也对报纸的名称提出了要求,他在仔细地审阅后挥笔批示:“还是在群众二字上下功夫,做文章。”毛泽东还在报名下划了一杠,写上:“还是叫《边区群众报》好!”他当即题写了三幅报名,送周文带回选用。并指示“报纸要办得让识字的农民能看懂,不识字的农民能听懂,要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所以,《边区大众报》改名为《边区群众报》。从此,这份报纸被定名为《边区群众报》。
为了真正贯彻大众化的方针,做到报纸能使老百姓一看就懂,每期稿子编好以后,周文就召集全社大会来集体“审稿”,特别邀请文化比较低的边区籍的炊事员和小鬼(勤务员)来“审稿”。“审稿”的程序是:先把稿子念一遍,然后征求大家对稿子内容的意见。如果有大的意见就返工重写,如果没有大的意见,就一字一句地再读第二遍,读完一段就征求大家对这一段的结构、句法和用词用字的意见,务必做到正确而又通俗,特别是认真听取文化低的同志的意见,看他们是不是一念就懂,一听就懂。对每篇稿子边审边改,改得大家都满意了,才算一致通过。
《边区群众报》创办初期为四开两版,用晋恒白纸印刷,石印,10天出1期。后来,由于晋恒白纸比较紧张,《边区群众报》从第10期开始改为铅印,采用边区生产的马兰纸印刷,每周出一期,每期4开4版,并固定为周报。
1942年2月,大众读物社结束,成立边区群众报社,搬出边区文协,办公地址也从延安北门外杨家岭搬到南门外新市场对面的山头上,由西北局直接领导报社的工作。该报又成为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机关报。
《边区群众报》在办报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着眼于群众”,具有鲜明的大众化特色,文章短小精悍、具体扼要、通俗简洁、生动活泼,做到了让识字少的人能看懂,不识字的人能听懂,因而成为一张群众喜闻乐见的报纸。
《边区群众报》创办之初,头版刊登的是国内外重大新闻和边区新闻,二版是国际新闻和敌占区新闻相混合,三版是边区政权建设和生产建设新闻,四版是大众文艺。并在办报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陕甘宁边区普通群众阅读的办报路线。注重使用边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化形式,行文口语化,通俗易懂,群众亲切地称《边区群众报》是“咱们的报纸”,并编了一首十分形象的歌谜:“有个好朋友,没脚会走路;七天来一次,来了不停口;说东又道西,肚里样样有;交上这朋友,走在人前头。”大家称赞它:“念着顺口,听着顺耳。”由此可见《边区群众报》受欢迎的程度。在当时150万人口的陕甘宁边区,发行量达到1万多份,并有少量报纸发行到国民党统治区。1941年,《边区群众报》创刊一周年纪念时,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曾当面问毛泽东:“你最喜欢读什么报?”毛泽东很爽快地答复:“《边区群众报》。”
当时延安的印刷条件极其困难,只有一个中央印刷厂,有一台对开机和两台4开机,负责承印《新中华报》《解放》等中央报刊和新华书店出版的少数书籍。《边区群众报》只能用红军时代的一台石印机来印刷。
为了活跃群众生活,《边区群众报》大量刊登通俗有趣、生动诙谐的文艺作品。第四版专门开辟为文艺副刊版面,取名“大众文艺”,登载中篇小说、剧本等篇幅较长的作品,这些作品都以农村群众的生活为背景,围绕当时群众经常讨论的种地纺线、上冬学、改造二流子等话题,十分贴近群众生活,又不乏文艺色彩。如第85期的农村歌剧《夫妻拜年》、第86期的小说《斗争错了》等短文都非常生动有趣,引人入胜。除了简短的文艺作品,长篇故事连载同样非常吸引读者。尤其是《边区群众报》记者柯蓝写作的连载故事非常精彩,比如《三弦独眼龙》《乌鸦告状》等,其中以《抗日英雄洋铁桶》最受群众欢迎,许多人特别注意该报连载的抗日小说《抗日英雄洋铁桶》中人物和事态的发展情况。
《边区群众报》还结合陕甘宁边区的地域特点,将农业生产、农业型经济等题材作为其刊载重点。从秋菜种植到冬麦播种,各个农时的生产劳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都能在《边区群众报》上找到。此外,《边区群众报》充分注意到了农村群众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固定栏目“百宝箱”大量刊登家庭生活实用信息等,因而受到广大群众欢迎。
1946年3月,《边区群众报》创刊六周年的时候,毛泽东又给报纸题词:“希望读者多利用报纸,推动工作,学习文化。”西北局书记习仲勋写的祝贺文章中称赞《群众报》说:“这个报纸是边区群众公认的好报纸,谁也喜欢它,谁也爱护它。为什么好?它不但容易读懂,并且说出了边区群众要说的话,讲出了边区群众要知道的事情。这就是为群众服务,当得起《群众报》这个光荣的称号。”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犯陕甘宁边区,《边区群众报》于3月12日被迫停刊,报社人员编入了西北新闻社,随边区其他党政机关撤离延安、转战陕北。4月,西北新闻社筹建边区群众报社。4月21日,在陕西安塞县朱寨河正式出版油印的《边区群众报》,报纸由周二刊改为日报,版面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头版主要报道有关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陕甘宁边区的重要新闻;第二版是边区版和国内版,主要报道有关党政军和其他根据地的新闻,也刊有少数国统区和敌占区的新闻;第三版是国际版,同时刊发有关国内政治、经济及理论学习的文章;第四版是文艺副刊,刊登精选的文艺娱乐作品,并设专栏接受读者意见。第三版和第四版还设有广告栏。这种版面模式之后一直沿用,即使进入西安后的城市办报阶段也没有大的调整,仅仅是把边区新闻改为了西安市新闻。
1948年1月10日,《边区群众报》在陕西绥德县霍家坪更名为《群众日报》,报头仍由毛泽东题写,每日出版四开四版,创刊号为第193号,与之前的《边区群众报》衔接。1948年4月21日,解放军收复延安。报社重回清凉山继续出版。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
群众日报社的成员先后进驻西安,并于5月27日出版西安版《群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