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法西斯联盟旗帜为丝绸质地,纵60㎝,横62㎝。旗面由5个同心圆与螺旋桨图案组成,颜色呈红、白、蓝、绿、黑5种,印有反法西斯联盟国各国的国旗等。
1941年至1942年,是中国敌后战场处于严重困难的时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暂时猖狂。1940年夏秋,日本帝国主义在德军横扫西、北欧,取得暂时胜利的刺激下,决心乘美国的战备尚未完成,英国又无力东顾之机,积极准备实行南进政策,夺取英、美、法、荷等国在东南亚和南太平洋上的殖民地。9月,德、意、日在柏林签订同盟条约,3国侵略同盟进一步得到巩固,从而加剧了日本与英美的矛盾。英美为了利用中国抗战遏制日本南进,遂由推行牺牲中国利益的“东方慕尼黑”政策,逐渐转为采取积极支持中国抗战的态度。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了侵苏战争。在德军的突然袭击下,苏军遭到重大损失,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德军从西北、西、西南3个方向推进了300至600公里。同年12月8日(夏威夷时间为7日),日本海军袭击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并在短短几个月内,打败了美、英、荷在远东的部队,相继占领了泰国、香港、马来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缅甸等地。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最大规模。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为首的26国在华盛顿签订共同反法西斯的联合宣言,正式宣告成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制作了“反法西斯联盟”旗帜,并向所有26个反法西斯联盟国散发。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侵华日军根据其大本营的战略意图,进一步加紧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建立所谓“大东亚战争的兵站基地”。日本侵略者要在广阔的太平洋战场上作战,需要有巩固的陆上基地。因此,它急谋结束在中国的战争,把中国变为它南进的后方补给基地,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于是,一方面继续加紧对国民党的诱降、逼降活动,一方面集中力量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更加频繁、更加残酷的“扫荡”。华北各根据地军民在中共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部署下,对日军展开了一系列反“扫荡”作战。
1943年,在山西省武乡县胡峦岭反“扫荡”战斗中,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支援我军,空投物资,山西省武乡县蟠龙村游击队长王振青拣到了这面“反法西斯联盟旗帜”,他一直珍藏在身边。1998年3月,由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职工王霞征集回馆中。1999年5月,经国家一级文物专家鉴定组专家鉴定,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现陈展于八路军抗战史陈列馆第5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