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色文旅 > 红色资源

李少堂烈士购买暴动枪支剩余的银元

日期:2019-05-30         

5cef6dd51aae6.jpg

5cef6dd543c04.jpg

这两块银元,是原中共东海中心县委军事委员李少堂烈士,在大村暴动后购买枪支弹药的组织经费余款。1930年8月,大村暴动失败后,东海县行动委员会委员李少堂率农民军余部突围,转战赣榆,并用党组织经费补充了一批枪支弹药,准备扩充实力,插进鲁南山区打游击。但该行动很快为国民党当局所察觉,队伍再次被围,李少堂战死在赣马城南。这两块银元,作为组织经费余款,再也无法交还。

李少堂烈士的后人,却一直精心保存着这两块银元。1981年,李少堂烈士之孙李宝林,代表自己的祖父,将这两枚银元郑重地交予中共连云港市委,完成了李少堂生前的遗愿。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成立后,为了教育后人,市委特地将这两枚极具历史意义的银元,调拨给市革命纪念馆永久保存展示。

1930年6月11日,李立三在上海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决议案。该决议案片面夸大了国际、国内统治阶级的危机,过高估计了革命力量的发展,不切实际地提出了争取以武汉为中心的附近省区首先胜利,进而在全国推翻国民党政权,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方针。该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开始在党中央占据统治地位。7月19日,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组织工作会议,要求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团、工会领导机关合并,统一成立各级土地革命行动委员会,发动农民武装暴动。中共中央把江苏列为争取首先胜利的主要省份之一,由李立三亲自兼任江苏省土地革命总行动委员会书记,因此江苏执行李立三的土地革命行动计划比其他省份更早、更坚决。徐海蚌地区是江苏省武装暴动的重点地区,1930年7月中旬,徐海蚌特委改为徐海蚌总行动委员会,所属各县委均改为行委。

东海行委根据总行委的指示,决定在群众基础较好的花果山大村举行一次规模较大的武装暴动。原东海县委军事委员李少堂,利用在盐防营当杂役的身份,采取里应外合的办法从盐防营弄到长短枪30余支,子弹300余发。徐文浩、徐佃喜等人在同兴、五道沟、开泰、中正等地盐防营强行夺枪数十支。根据筹集到的枪支,东海县行委决定将计划参加起义的500余名骨干按军事组织编组成1个武装团,团长徐文浩,下辖3个营,暴动指挥部设在阿育王塔。

1930年8月8日晚,东海县行动委员会率领500多名武装人员汇集鸡鸣山顶,随后向山霸仇东山大院发起进攻。经过10余天艰苦奋战,暴动武装缴获当地民团枪械三十余支,并联合了南城、大伊山农民,形成了近千人的队伍。国民党灌云县党部和县政府急派要员赴徐州,向国民党第26师告急。第26师遂派出1个团前来,对暴动队伍开展追剿,农民军虽经浴血奋战,但寡不敌众,伤亡惨重,终被残酷地镇压下去。徐殿喜、杨文才、卢德礼、姜国元、王为林、赵开如、赵绍银、徐登楼、孙绪会等农运骨干惨遭杀害,李少堂也在1931年转战赣榆期间牺牲。

大村暴动虽然失败了,但发动了数以千计的人民群众投入斗争,有力地冲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一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面对敌人的屠刀,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充分体现了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和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这两块银元,见证了李少堂烈士崇高的革命气节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折射出连云港地区土地革命斗争的艰辛与曲折,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