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原名刘明昭, 曾用名刘伯坚,四川省开县人(现重庆市开州区)。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生于四川省开县赵家场。5岁读私塾,12岁开始接受新式教育。15岁时因父病故、家庭困难,被迫辍学务农,饱尝生活艰辛,立志“拯民于水火”。辛亥革命时期从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参加了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刘伯承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对我军向正规化、现代化迈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88年10月中央军委确定为36名开国军事家之一。
1938年,刘伯承师长与朱德等在一起。左起:萧克、朱德、贺龙、刘伯承、任弼时
129师在八路军总部的直接指挥下,建立了以太行山区为中心的晋东南抗日根据地。这是朱德总司令(右)与刘伯承师长(中)、邓小平政委研究作战计划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9师主要领导合影。左起:李达、刘伯承、邓小平、蔡树藩。右一为到129师采访的记者
1938年,刘伯承(左三)、左权(左二)和部队文工团团员合影
1939年,刘伯承在晋东南桐裕镇
1939年夏,刘伯承师长(右)与彭德怀副总司令(左)同国民党第97军军长朱怀冰合影
129师和晋察冀军区主要领导合影。左起:李达、聂荣臻、邓小平、刘伯承、吕正操、蔡树藩
1940年春,刘伯承(右三)、邓小平(右二)、朱德(右四)、聂荣臻(右五)等在晋东南桐裕镇
百团大战中,刘伯承(后排左四穿浅色大衣者)带领各旅旅长到前沿阵地视察
1942年1月,刘伯承在日本反战同盟太行支部召开的代表大会上讲话
1942年3月,刘伯承在阳谷县团以上干部大会上作军事工作总结报告
129师领导在河北涉县留影。左起:李达、邓小平、刘伯承、蔡树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