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色文旅 > 红色资源

粟裕老照片

日期:2021-03-31         

 

t01c1583f5ea2535e27.webp_副本.jpg

      图为毛泽东与粟裕在陈毅追悼会上。粟裕是毛泽东的得力的方面军统帅,并且在战争中获得重任,就连蒋介石也对他敬仰三分,因为他是争天下的杀手锏


t01fc9f2300c15da054.webp_副本.jpg

毛泽东、周恩来、粟裕在一起


t01e6548e63df6c68b2.webp_副本.jpg

       图为粟裕、朱德、陈毅在一起。朱老总带着陈毅、粟裕去帮老乡收麦子,有人看朱老总年纪大了,就劝他多休息,朱老总说:“没关系,革命就像接力跑,一棒一棒传下去,我老了,有粟裕!”


t01ff76e71fef6a5297.webp_副本.jpg

图为叶剑英元帅接见粟裕!叶帅称赞粟裕:“战功高而不自居,贡献大而不自大,不简单哪!”


t016c43e4ed97124a7d.webp_副本.jpg

      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刘伯承称赞粟裕:“智深勇沉,百战百胜,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有古名将风,是中国的战略家。”


15432562000925714446_副本.jpg

1957年7月,粟裕(站立者)设宴欢迎日本前军人访华团来华进行友好访问(资料图)


t01a3588ec131248bb2.webp_副本.jpg

图为粟裕与林彪的合影!林彪称赞粟裕:“粟裕打仗真行,他打的仗我都不敢下决心。”


1396640197838287483_副本.jpg

淮海战役前夕,粟裕(左)同张震(中)等一起研究作战问题(资料图)


17863426508917923469_副本.jpg

      图为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邓小平和粟裕、刘伯承在一起。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一场伟大的战略决战,在这场关键性战役中,庞大的人民支援,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淮海战役期间,先后有12个纵队在徐州东南作战,每天需要粮食300万斤,后来随着战事的变化,每天需要500万斤之多。前线和后方的解放区人民,节衣缩食,想方设法为子弟兵筹集粮食、碾米磨面、运送粮草。妇女们为了不让子弟兵受冻,不分昼夜地缝制棉衣、棉被、军鞋。陈毅元帅曾形象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后来,邓小平总结说:“三年解放战争打胜了,这是在长期的群众工作的基础上集中了一切力量才实现的。”


  

13478796954099458231_副本.jpg

粟裕在睢杞、豫东战役指挥所指挥战斗(资料图)




MAIN201208201548000591001116291_副本.jpg

    粟裕大将(资料图)。粟裕大将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革命家,是毛泽东极为倚重的方面军统帅,屡屡被委以征战重任,毛泽东曾高度评价“粟裕最会打仗”。粟裕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十大将军之首,几乎全部得意于他的军功。但拥有如此卓著军功的粟裕为何没能成为“元帅”?一直以来是争论的热点,除了谦恭之外,这或许与他“政治上的弱点”有很大关系


6934839774783530674_副本.jpg

1957年5月,粟裕在第七军医大学视察(资料图)


20131718050_副本.jpg

1947年,粟裕(左二)在孟良崮战役前线(资料图)


1119374326656295876_副本.jpg

1937年,粟裕在抗日战争初期(资料图)


16957268901397717141_副本.jpg

1940年,粟裕(右一)、陈毅(右二)在苏北黄桥战役前夕(资料图)


t01c121eb588c3a233d_副本.jpg

1949年春,粟裕(站立者)在大矿地会议上(资料图)




     高度重视和善于总结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突出特点与优势。毛泽东曾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被誉为“军事天才”的粟裕,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总是花费很大精力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以利再战。他善于在战争实践中探索战争规律、总结经验进行理论创造,显示出实事求是的真功夫。 

17388129970424609222_副本.jpg

1955年10月,总参谋长粟裕在全军射击运动会上讲话(资料图)

   


  领纲战略问题    

  战略问题是根本性、方向性问题,对事物发展起领率作用。作总结,是要获得总体性、概括性认识,战略问题是第一要素。粟裕的总结,多以战略问题领纲。其战略思想的源头,来自于井冈山时期跟随毛泽东、朱德学习选择战略发展方向的收获。此后长期的军事斗争实践中,他发展出了有效的战略分析方法。他认为,出击方向的选择是战略问题,要对敌我形势作正确的分析,要对具体地域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军事等诸种条件作综合分析,尤其要注意选择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环节和注意利用敌人的矛盾。从粟裕作的总结来看,他的战略分析有两个鲜明特点。 

1168322783905887946_副本.jpg

 1944年,粟裕任苏浙军区司令员(资料图)

 

  一是宏观分析不尚空谈,简洁扼要。粟裕具有高度的战略敏锐性,善于一针见血地抓住核心问题、首要问题。在经典的《黄桥战役总结》中,他首先指出此次战役“决不能一般看待,以为只是一次大胜仗,捉了大批俘虏,缴了大批枪炮而已”。他认为,黄桥战役解决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使八路军、新四军会合起来,使苏北和华北的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增加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有利条件。在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中,他用短短半页的篇幅,梳理了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同盟与英美帝国主义的矛盾不断发展、中国国内投降派在帝国主义势力间左右逢源、反共浪潮兴起的宏观形势,厘清了黄桥战役的自卫性质和历史价值。    

3314540745431472266_副本.jpg

新中国初建时期,粟裕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资料图)

  在《苏中地方武装的建设问题》中,他开宗明义地指出,苏北的形势不能单独地讲,因为苏北不是单独存在的,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都会影响苏北的形势。接着,他仅用几句话就点明苏北对敌人大本营的威胁作用、“东方慕尼黑”的危险和中国投降空气对苏北的严重影响,进而指出苏北对敌斗争的复杂性决定了地方武装建设的特殊重要意义。  

6964349547103364497_副本.jpg

粟裕(右)(资料图)

  二是长于敌我情势分析,系统性强。粟裕善于把握敌我情势,作出系统性和层次性很强的分析。如《黄桥战役总结》中,他对苏北的政治情况、群众条件、我军情况、韩(德勤)军情况做了系统性对照分析,综合考虑各类条件和各方优劣势。在对苏北地方武装问题的总结中,由于地方武装问题易受轻视,他从打击伪军、发动群众、配合主力、兵员补充和兵制改革等多个方面充分说明地方武装建设对保障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这已经远超出苏北一地的地方武装建设问题,而带有普遍的战略指导意义。在《苏中军政党委员会扩大会议总结》中,他全面翔实地从苏中各种力量对比、苏中战略地位估计和国际国内局势发展之可能去向及其对苏中之影响等3大方面、11个小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清晰的战略判断。 

15028525907371475097_副本.jpg

   1951年8月,粟裕在华东军区英模大会上作报告(资料图)

  敢于直面问题    

  粟裕人称“常胜将军”,但他的总结总是敢于直面己方的弱点和问题,重视敌人的优点和经验,从而变成自己的经验。粟裕的总结中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在客观描述基本情况后,尽力找出己方弱点和对方优势。总结韦岗伏击战时,他指出了我军的5项优点,9项缺点;日军的8项优点,5项缺点。黄桥战役这样的神仙仗,他的总结里却详细列举了我军的12个缺点。这种情况在粟裕的作战总结里比比皆是,实事求是,认真诚恳,令人信服。    

17763615052026292529_副本.jpg

1946年,指挥苏中七战七捷时的粟裕(资料图)

  粟裕直面问题的勇气还突出表现在针对不成功作战行动的专门总结,虚心冷静地面对问题进行检讨,以教育部队吸取教训。1947年7月,华野在南麻作战中遭遇失利,粟裕在《南麻临朐战役检讨》中毫不讳言,直截了当地从战略指导的6条失误(如过分乐观、失去重点、急于求战、轻敌等)、战术缺点的6个方面(如不擅攻坚、侦察不力、协同欠缺、干部缺乏等)及后勤装备准备不充分等多个方面向中央进行了深刻沉痛的检讨,并自请处分。1948年7月,在答复对开封、洛阳等战役的批评时,粟裕说:“对我们所指各点,我们完全接受并进行检讨”,随即进行了细致分析和深刻反思。他的检讨没有任何粉饰推诿,展现了坦荡胸襟和求实作风。    

10270816563820439352_副本.jpg

1949年9月,粟裕乘火车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资料图)

  锤炼理论素养    

  在战争年代,粟裕经历了复杂作战区域、多种作战形式和不同作战对手的严峻考验。他不作流水账式的总结,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而是把总结和研究有效结合起来,对重要问题做系统性、前瞻性的研究,从而让感性经验不断上升为更具条理性和综合性的理论成果,成为文武兼备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  

 14250006080104208494_副本.jpg

1950年4月,粟裕在华东海军成立一周年大会上讲话(资料图)


  粟裕的理论素养突出表现在他对专题问题的系统性总结。1940年4月,在新四军从江南整训、准备向江北战略发展时,他向主力部队指挥员作了《关于组织战斗》的讲授;1941年5月,在新四军一师参谋工作会议上他作了《现代战争中的参谋工作》的总结报告。这两个报告中,粟裕从人类战争史上军队指挥关系演变和发展谈起,明确指出现代战争不同于以往,它是各种力量的总决赛。指战员不但要懂军事,还要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力量的动员和配合。第二次反顽战役结束后,他将自己关于山地作战观点、见解整理成《山地作战问题》一文,对大兵团山地作战问题做了专题研究。这些为部队尽早完成从平原水网到山地作战转变和从游击战向大兵团运动战转变做了很好的理论准备。此外,粟裕还对军队供给工作、敌军工作、地方武装工作和海上工作等等都做了精辟的专题总结和研究。这些成果既有效指导了当时的工作和战斗,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军事智慧。   

 

  善于驾驭士气    

  善用兵者多善驾驭士气,持静气而戒骄气,用朝气而弃暮气,从而士气旺盛,所向披靡。粟裕的总结面向广大指战员,为打胜仗服务。他气质沉静刚毅,也以此要求部队。打大胜仗后,他能及时总结经验得失,尤其是立刻就开始打压屡胜之后那种志得意满的骄气。在《黄桥战役总结》的战役缺点部分,他一连指出部队的几个差:通信联络差,射击指挥差,行军力差,供给工作差等。对指挥上也提出严肃批评,如兵团首长不机动,几个纵队配合不好等。在总结苏中反“清剿”斗争时,他严肃指出我方准备不充分这一大问题,包括思想准备不充分、工作准备不充分、执行华中局指示不充分等。粟裕深知,屡胜之后,士气必渐骄,视事较易,从而轻敌致败。戒骄戒躁,成为他在总结经验教训时特别关注的方面。    

  粟裕的总结,既有好的思想方法指导,又总能根据实际情况,不拘一格,选择适宜形式,体现出独特的工作风格,并无私地帮助广大指战员提高指挥艺术,为我国军事思想与军事艺术发展留下了宝贵财富。(文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