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锋(1910-1998),1910年12月生,陕西蓝田人。原名王钧治,曾用名王文钊。汪锋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抗日战士。1927年入党。历任中共陕西省委军委书记、红二十六军二团代理政委、关中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中央警备第一旅副司令员、鄂豫陕边区书记和军区政委、三十八军政委、陕南军区政委、十九军政委。解放后转入地方工作,1952年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1958年任宁夏自治区第一书记,1960年任甘肃省委第一书记,1978年任新疆自治区第一书记,1987年4月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1998年12月12日在北京逝世。
汪锋(1910~1998),陕西省蓝田县人。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蓝田县团县委书记;1927年转为 中国共产党党员,任蓝田县学联主席;1928年参加渭华起义;1929 年至1930年冬任中共蓝田县委书记、中共蓝田县工委负责人。
1931 年,汪锋在国民党军队中开展兵运工作。1932年秋起任中共渭北特委书记,三原中心县委副书记、中共陕西省委军委书记。1933年3月,任红二十六军代政委。同年9月,汪锋担任中共陕西省委特派员,负责重组 遭受严重破坏的中共陕南特委,恢复和拓展陕南地区党的工作和川陕革命根据地陕南苏区的创建工作。
1934年7月,汪锋调到中共上海中央局军委工作。1935年春,受中共上海中央局指派,回陕南与红二十五军联络,同年7月随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5年12月,汪锋受中共中央及毛泽东同志委派,持毛泽东、彭德怀分别致杨虎城、杜斌丞、邓宝珊的亲笔信,只身前往西安同杨虎城将军就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进行协商。
1938年起,汪锋先后担任中共陕西省委军事部部长、关中地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警备第一旅副旅长、关中警备区副 司令员、保安处处长等职。他参与领导杨虎城部十七路军第三 十八军党的工作,使该部党员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1945 年,汪锋作为正式代表出席了中共七大。1946 年 1月,汪锋任中共陕西省工作委员会书记。1946年9月起,汪锋任豫鄂陕边区委员会党委书记、豫鄂陕军区政治委员,10月起任豫鄂陕边区行政公署主任。1947年7月,汪锋任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政委。1948年6月起,汪锋任陕南区党委书记、陕南区行政公署主任、陕南军区政治委员。1949年5月,汪锋任中国人民 解放军第十九军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至1954年7月,汪锋任中共中央西北局 统战部副部长、部长。1950年2月起,汪锋任西北局委员、常委,并任西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兼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1951年3月起兼任西北民族学院院长。1952 年11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汪锋任国家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54年8月至1960年11月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1958年2月增选为第一届全 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1958年4月至1961年1月任中共宁夏工委第一书记、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1959年4月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60年11月至1966年10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处书记。1961年1月至1967年2月兼任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这期间,曾兼任甘肃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61年9月起兼任 西北局民族工作委员会主任。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66年底至1977年受迫害,被关押。
1977年7月至1982年1月,汪锋先后任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第二书记兼 新疆军区党委第三书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委会第一副主任,中共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委第一书记、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革委会主任兼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第四届政协主席、新疆军区第一 政治委员、军区党委第一书记,乌鲁木齐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1987年4月,汪锋增选为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汪锋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八大二次会议增选),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二大、 十三大相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98年12月12日,汪锋在北京逝世。
2010年12月16日,纪念汪锋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前,贾庆林等领导同志与汪锋同志亲属等合影
汪锋遗像
华国锋视察新疆与汪锋握手
汪锋与张经武、班禅、陈毅、达赖、张国华等人合影
汪锋夫妇与女儿王南宁在一起
汪锋资料图
汪锋和王恩茂在一起
20世纪50年代,汪锋(前排左一)、常黎夫、长安画家赵望云(后排左一)等合影
晚年的汪锋
晚年汪锋
《毛泽东的秘使》电视剧开机仪式上,汪锋与夫人的合影
汪锋回忆西安事变所作诗词一首,这是手稿图片
汪锋旧居文物保护碑
汪锋故居及墓园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分为A区和B区。其中,A区:汪锋故居及墓本体各外扩10米;B区:东至龙头岭汪锋夫妇墓以东20米,南至街子村民居(东起王日龙家,西至穆宝岐家后院坡底),西至白灵寺后小河沟路以西50米,北至汪锋故居专线路以北小河沟
汪锋故居纪念馆
从2008年4月到2010年6月,根据汪锋家人的回忆,以及村里老先生王乾生提供的平面图,结合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当地群众建房的风格,文物部门对汪锋旧居进行了大面积维修。2010年,汪锋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这里建成汪锋同志故居纪念馆,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题写了馆名
汪锋故居
汪锋故居
汪锋故居纪念馆展出图
参观汪锋纪念馆游人手机拍照图片
汪锋雕像
汪锋纪念馆展出的《汪锋传》等书籍
《汪锋传》
汪锋展览馆一角
汪锋故居纪念馆展出汪锋手迹稿图
汪锋用过的收音机
《汪锋传》
《汪锋诗词选集》
这里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讲述了汪锋同志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受党中央委派到十七路军和杨虎城将军谈判,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建国后领导地方工作和对台统战工作等内容
汪锋展览馆
汪锋展览馆
汪锋墓
汪锋故居一角
汪锋故居一角
汪锋故居一角
汪锋故居一角
汪锋故居一角
汪锋故居一角
汪锋故居一角
牢记初心使命 为党和人民贡献毕生精力
西安晚报
盛夏时节,在蓝田县九间房乡街子村,绿树掩映下的汪锋同志故居纪念馆,每天都迎接着众多前来学习和缅怀的群众。在这里,珍存着这位革命者生前使用过的旧物、老照片、书籍和诗词,每一件都经过岁月的洗礼,仿佛诉说着他不忘初心、肩负使命,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的传奇一生。作为陕西地区民主革命时期党和军队的重要领导人,西北革命根据地、西北红军的创始人之一,汪锋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民族团结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
肩担道义不畏牺牲不辱使命
汪锋原名王钧治,1910年12月出生在陕西省蓝田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8年,他参加了著名的渭华暴动。1930年春,受中共陕西省委派遣,汪锋南越秦岭,联络渭华暴动失败后流入冯玉祥部商洛游击师的同志。1930年秋,他被推举为蓝田县工委负责人。1933年3月,他任红二十六军代政委,与刘志丹、王世泰等同志并肩作战,参与领导了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作。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蒋介石则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多次催促张学良、杨虎城“剿共”,要求其“全歼”陕北红军。当年12月,中国已经处在大变革、大转折的前夜,全国上下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都强烈呼吁停止内战、联合抗日。在这样的历史大潮下,汪锋临危受命,受毛泽东同志亲自委派,以红军代表的名义,持毛泽东、彭德怀同志分别致杨虎城、杜斌丞、邓宝珊的亲笔信只身前往西安,同杨虎城将军会谈。12月的陕北天寒地冻,汪锋一行冒着阵阵寒风,踩着厚厚的积雪、越过一道又一道沟坎一路南下,终于到达西安杨虎城将军的住处。经历了多次商谈,汪锋同志克服困难,不辱使命,与杨虎城将军就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达成了协议。
1937年7月7日,蓄谋已久的日军一手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爆发后,汪锋同志随许权中旅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在驰援忻口战役中,与日军血战。战斗中该旅党员表现英勇、组织出色、坚守阵地,顶住了日军的多次大规模进攻,受到周恩来同志的高度评价。1945年,汪锋同志出席了党的七大。1946年1月,他任中共陕西省工委书记,在国统区整顿、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和武装,建立通畅的地下交通线。1946年8月,李先念、王震同志率部中原突围,汪锋同志奉毛泽东同志之命,前往商洛地区接应,任豫鄂陕边区党委书记、边区政府主席、军区政委和行政公署主任,领导边区军民很快解决了急需的衣食问题,为挫败十万之敌的“清剿”“扫荡”作出了贡献。根据中央的指示,他安排地下交通线,冲破千里封锁,将李先念、郑位三、陈少敏等我党高级干部安全护送到延安。
鞠躬尽瘁心系群众奉献终生
新中国成立后,汪锋同志先后担任中共西北局常委兼统战部部长、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西北民族学院院长,还参与了和平解放西藏和护送班禅回藏的工作。
1961年1月,在甘肃经济最困难的关头,汪锋出任甘肃省委第一书记、省军区第一政委,他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散农村食堂,调整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包产到户”和“大包干到户”,实现粮食连年丰收,有效扭转了甘肃的困难局面。他以实事求是的作风、严谨细致的态度、坚毅果断的魅力,为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不懈努力。“文革”结束后,汪锋于1978年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乌鲁木齐军区第一政委、军区党委第一书记。赴任当月,他在《任职新疆》诗作中表明心志:“老蚕丝尽成终愿,残烛发光壮志酬,各族人民欢迎我,愿与边疆共戚休。”在新疆工作期间,汪锋同志迅速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刀阔斧地开展拨乱反正工作,彻底平反冤、假、错案,支持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新疆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他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关心部队建设,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边疆的稳定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
1987年4月,汪锋同志被增补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为人民政协事业和统一战线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汪锋同志于1998年逝世。在献身革命的70余年里,汪锋同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舍生忘死、鞠躬尽瘁,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为人民的幸福孜孜追求,他的光辉业绩和高尚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