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色文旅 > 红色资源

【英雄谱】人民军队的创建者之一、100位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叶挺(15)

日期:2021-08-16         

t01803cd2398576a16c.webp_副本.jpg

叶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叶洵,字希夷,中国广东惠阳秋长人,北伐名将,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新四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及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是闻名国内外的军事家,他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后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明志。抗战胜利后,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难。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

t01cdcb5ef40518b175.webp_副本.jpg

叶挺青年时代

9835744b046e4189b12bf4cabe83f2f0_副本.jpg

叶挺将军

IMG_8896_副本_副本.jpg

叶挺塑像

t01e717a51b48adc794_副本.png

叶挺将军(右一)与周恩来(右三)等合影

t019561016a6b5cf010.webp_副本.jpg

周恩来与叶挺(右)、项英(左)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

667955be0f844510b28f2355e710ff2f (1)_副本.jpg

1938年3月,叶挺与张发奎、黄琪翔、郭沫若、陈铭枢几个北伐战友相会于武汉,五人一起合影留念,叶挺与张发奎两兄弟自然站在一起。当时,周恩来到场,并称他们为“五虎将”。郭沫若为此赋诗(“五光图”)一首:“将军主任何辉煌,仿佛当年克武昌。十载风流云散后,惟余棍子五条光。”

t01d6347d8d837c956b.webp_副本.jpg

叶挺、项英写给上海市各妇女团体联合会诸先生的一封感谢信,信函用毛笔书写在两张陆军新编第四军司令部用笺上,

虽然已经微微发黄,字迹隐隐有些褪色,却无法磨灭80年前那段纷飞战火中激情燃烧的记忆。

相关资料

     叶挺出狱后第二天致电中共中央,要求重新入党。党中央当即复电批准。图为《解放日报》关于叶挺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报道。

叶挺在狱中写下著名的诗篇《囚歌》


青年时代的叶挺

油画:叶挺在狱中写下了著名的《囚歌》

89c43c229a1844bb8d56a04a5e70d7a3_副本.jpg

周恩来与叶挺女儿叶扬眉在一起


       叶挺的妻子李秀文。抗战爆发后,旅居国外的叶挺来到延安,并担任新四军第一任军长。当妻子李秀文知道丈夫赴任的消息后,变卖自己的首饰,买了3600支枪,支持丈夫的事业。

c60df53066c34c798e9090451c4d4e4e_副本.jpg

叶挺夫人李秀文

a296e9ff64ab41ffbd822cf1b79b5e69_副本.jpg

在德国时,叶挺一家合影

b6178ab766a940d2b5729f477da8f2bc_副本.jpg

李秀文和儿子们

bc94c6f2e2cc44568e5be9ce1e9c8a8c_副本.jpg

李秀文与女儿叶扬眉在澳门

c8129c759f214315931ad0968b779afe_副本.jpg

叶挺夫人李秀文

d3c43bab7ca54cc39ed7fa923f2e4d24_副本.jpg

叶挺夫人李秀文、女儿叶扬眉与邓颖超合影

f659c1d94db24d5d8d56c6ccd73dbcd9_副本.jpg

叶挺将军

f7389a46130a463989b5dd9e3372db33_副本.jpg

叶挺将军与夫人李秀文合影

64bd124b89d84e0a9c37a18e145fa211_副本.jpg

叶挺在德国

7ded9883215e94677181dc5c76066469_c4ee464fac2943f29a8ef74ab02dc6ec_副本.jpg

叶挺

第四军军长叶挺,早年在北伐时期便名声大振。北伐战争时,他率领的四军独立团屡建奇功,不但让他荣获“北伐名将”的声誉,他所在的第四军也因此成为战功显赫的“铁军”。后来他陆续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并担任工农红军总司令,为我军早期发展贡献极大。   

叶挺全家照

叶挺

叶挺故乡——广州惠阳

叶挺独立团指挥部旧址阅江楼

北伐名将叶挺

 起义军战斗旧址贡院。叶挺指挥十一军一部,向盘踞在这里的敌人发动进攻,敌人全部投降    

广州起义军建立的广州苏维埃政府旧址。1937年12月,叶挺、张太雷、叶剑英领导广州起义。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叶挺提出“撤出广州,退向农村”正确主张,遭到了共产国际代表诺伊曼的反对。

        

南昌起义油画

叶挺在德国

叶挺出狱后和比他早出狱两个月的廖承志(右)在红岩村合影

叶挺一家四口在盛开的梅花树下合影留念

t010970bb69ca922622_副本.png

叶挺将军与夫人和孩子们

重庆“中美合作所”牢房。叶挺扣押后,先后关押在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和重庆“中美合作所”等地

   

1938年到1940年,新四军战斗4000余次,歼敌10万多人,创建了苏南、苏北、皖东、皖中、豫皖苏、淮海等大片敌后抗日根据地,部队从12000人发展到10万多人   

经过中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的斗争与营救,叶挺于1946年3月4日获释出狱。图为出狱后的叶挺

t01a5081fd44dba36bd_副本.png

叶挺将军纪念邮票

t01fcc59ee84d4306c8_副本.jpg



叶挺用过的大刀和望远镜

57斯诺和叶挺_副本.jpg

叶挺与斯诺在一起

19ca84987296612b37b48863412f2d3e_t01d4e4f992e133a010_size=595x426_副本.jpg

叶挺(左三)

157932741053574525_副本.jpg

eebb421246784bb1a2a430880a7e24ef_副本.jpg

叶挺将军骑马雕塑

9dfee9677ad44347931ec92da6bc631c_th_副本.jpg

叶挺《囚语》真迹首页(复印件)

1583470e0f3546bf8c46bf8c7d232a72_th_副本.jpg

叶挺记录蒋介石劝降的“笔录”真迹(复印件)

a6a7d3090071dc79234598a3f6ac2f7a_t01cdc76bff09a8e076_size=640x332_副本.jpg

油画

t01a6642a943e965f08.webp_副本.jpg

叶挺手迹复制

t01afda097065e9c91c.webp_副本.jpg

叶挺手迹复制

t0157834a9e11f0178b.webp_副本.jpg

aab12b50f3ad414d9446ff26cb31e3d7_副本.jpg

油画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叶挺独立团),1925年11月21日在广东肇庆成立,团部设在肇庆阅江楼,全团有2100多人,设有三个营及两个直辖队。1928年4月28日,南昌起义部队由朱德、陈毅带领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会师后,部队编成28团,成为红四军主力团,也是后来红一军团主力。

8f7335539eb645fea731c48f60d14de3_副本.jpg


c3ea3b6d84804401838d2095d0465712_副本.jpg

61e212af9f424e66aa55674b23f0f7d4_副本.jpg

叶挺将军故居

68dbee3338e34a9e86082b63ff2615fb_副本.jpg

叶挺、李秀文夫妇雕像

f331578c6988491a82c09895b4587db4_副本.jpg

叶挺、李秀文夫妇雕像

5a6bbfd2d85b475096eee5ed779eba84_副本.jpg

惠州叶挺纪念馆里的叶挺雕像底座,刻着毛泽东称赞他“领导抗敌,卓著勋劳”的题词

4f2f56bb99524a41819f01f7c16d6a99_副本.jpg

绿树掩映、阳光照耀下的叶挺纪念馆

0eda1e6b64274a28a8e3ebdfd10e0cb3_副本.jpg

周恩来、陈延年、李济深商议建立独立团

8809c1fe99d743329df6d077ddd2b120_副本.jpg

叶挺独立团北伐事迹展示

63e9e7b9f899403ab437a3c4af3686c8_副本.jpg

叶剑英元帅的题词“北伐先锋”珍藏在阅江楼

13cc7cd29f904132af7ec42fa314407f_副本.jpg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阅江楼保留着叶挺曾用过的砚台、笔筒等物品

bd85ee75ebce40ad919eecddfbb4185d_副本.jpg

叶挺独立团当年的政治学习计划表

38e2756bb1d14491ac7634286bd12ca0_副本.jpg

阅江楼二楼复原了叶挺独立团团部会议室场景

c0318c9273114e2e96ff6b30eac5904e_副本.jpg

叶挺独立团在肇庆期间的练兵场分布

bdeac6ac8f104e9dbedb6003eefdae9e_副本.jpg

位于肇庆的阅江楼,是著名的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

a6cc8a2193de4aff998f3ad535cb520d_副本.jpg

为了援助农运,叶挺独立团进驻高要区乐城镇伍村

5cdad59f63434dd8986dee75e310156a_副本.jpg

高要县第一区农民自卫军的犁头旗

9be13cb5fa3c41bc885b2d8377f5ecc3_副本_副本.jpg

惠州叶挺纪念馆的叶挺雕像

t0191bd8aca0e22cb27.webp_副本.jpg

“四·八”烈士纪念碑

t013f7cd347edabcbaf.webp_副本.jpg

叶挺将军之墓

t01cb2411edd26ec616.webp_副本.jpg

在叶挺将军墓的旁边,是夫人李秀文墓

t0175a90e7f2dd55428.webp_副本.jpg

女儿叶扬眉墓,遇难时年仅11岁

t01d7bed0d45385968d.webp_副本.jpg

儿子叶阿九墓,遇难时年仅3岁


以下为叶挺将军纪念园图片

叶挺诗作《囚歌》

叶剑英题字:北伐先锋

叶挺将军的站立铜像

叶挺故居建筑面积240平方米,面宽15米、进深16米、高5米,有四房两厅带厨房和天井

故居有一方亭,边长5米、高4.8米,亭柱间有0.8米高的护栏,北、西、南面各有一入口。叶挺少时常在此读书,故后人称读书亭

叶挺将军故居

故居粉墙黛瓦,房屋矮小,内中陈设朴实无华,基本按照当年的样子,保持着岭南农家小院简朴的生活情景

叶挺读书铜像,复原了叶挺小时候读书的情景

故居的边上是叶挺纪念馆

叶挺7岁时入本村私塾腾云学堂

纪念馆里面呈列了很多与叶挺将军有关的文物

叶挺将军开会的会议室

纪念馆一角

纪念馆一角

北伐将领曾生的卧室

叶挺将军的部分战役图文展示

叶挺纪念馆外景

叶挺纪念园外面有一个湖泊,风光美丽

叶挺将军骑战马雕像

叶挺将军纪念园

江泽民题字:北伐名将,抗日英雄,铁骨铮铮,浩气长存

      叶挺将军纪念园包括叶挺故居、腾云学堂、叶挺将军故居、读书亭、练武堂、育英楼、会水楼、聚源堂、古井等历史建筑和叶挺将军纪念馆等

叶挺同志是从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者的。他出生在晚清,成长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黑暗年代。为了救国救民,他早年投身民主革命,积极参加讨伐粤军陈炯明叛乱和警卫总统府、保护孙中山的斗争。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叶挺开始接触共产主义思想、积极向共产党靠拢,并于这一年赴苏联,相继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在此期间,他努力钻研马克思列宁主义,加深了对中国革命问题的认识,先后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从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叶挺同志为建立和发展人民军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北伐战争中,他担任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这是当时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武装力量。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他坚决执行党的以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方针,在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领导下,参与发动了举世闻名的"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代理前敌指挥。同年12月11日,叶挺同志受党的指派,与张太雷、叶剑英等同志一起,发动了广州起义,担任起义军总指挥,在起义失利的严重关头,果断地决定撤退,保存了部分武装力量。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响应党的召唤,毅然出任新四军军长,面对蒋介石种种限制和刁难,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影响巧妙地进行斗争,为新四军的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他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使新四军从初建时期的一万余人发展到近十万人,壮大了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毛泽东同志赞扬叶挺同志“领导抗敌,卓著勋劳"。

叶挺同志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军事实践,他指挥作战多谋善断,英勇顽强,率领部队打了许多硬仗、恶仗。北伐战争中,他率领独立团担任先遣队,长驱直进,逢战皆捷。汀泗桥战役中,北伐军正面进攻受阻,他率部迂回侧后,大败守敌。贺胜桥战役中,他率部猛打猛冲,突破敌主要阵地,在友邻部队配合下直插敌纵深,造成敌军全线溃退。武昌战役中,他指挥部队突入城内,会同友军攻下蛇山,迫使守军投降。他以赫赫战功赢得了"北伐名将"的殊荣。“叶挺独立团”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以“铁军”名扬天下。

抗日战争中,他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在皖南1940年反“扫荡"作战中,他采用机动灵活的战术,率领部队顽强苦战,歼灭日伪军两千余人,粉碎了敌人的"扫荡"。他非常注重部队的军政训练,亲自为部队授课和指导部队操练。他强调部队要有严明的纪律和正规的制度,并身体力行,处处为部队作表率。叶挺同志的作战指挥艺术以及他在冶军方面的建树,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重要的篇章。                   

叶挺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皖南事变中,他临大难而不惧,在国民党顽固派的重兵包围中,沉着冷静地指挥部队浴血奋战,多次打败国民党进攻,使部分部队得以突围。在国民党长期囚禁中,他临大节而不苟,视“人格重于生命”,断然拒绝了蒋介石高官厚禄的引诱。作《囚歌》以明志,宁愿把牢底坐穿,也不愿苟且偷生,充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他一心向着革命事业,身陷囹圄,仍想方设法照顾和解救被关押的新四军官兵。在他重新获得自由的第二天,就立即回到党的怀抱。他的革命坚定性,堪称共产党人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