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珊(1910-1948) ,湖北黄安(今红安)人。山东野战军十三纵三十七师政委。 1928年4月, 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到红一军政治部工作,任少共团委会委员。1931年5月转为中共党员。1938年1月任新四军第四支队九团秘书、四支队七团二营副营长。1939年1月任新四军七团政治处主任。3月带领一个营的兵力,在淮河击沉一日军汽艇,消灭日军几十名,缴获大批枪支弹药。5月任七团政治委员。
徐海珊烈士一幅珍贵老照片
徐海珊讣告及传略
徐海珊烈士牺牲在济南战役即将胜利的时刻,也是战役期间,我军牺牲的级别最高的指挥员之一。烈士牺牲后,战友们从他的挎包中找到一个笔记本,里面是他在华中党校学习结业前夕所写的自传。这份自传后存于济南革命烈士陵园。
华野13纵37师政委徐海珊的袖珍笔记本、钢笔
誓将革命进行到底——徐海珊
徐海珊,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人,1930年加入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干事、副队长、副营长、主任、部长、政委等职。他作战机智勇敢,在第四次反“围剿”中,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向陕西、川北地区转移,徐海珊留下来坚持在当地与敌周旋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他曾率部在淮河击沉日军汽艇,毙敌几十名,缴获大批枪支弹药。
在艰苦的战斗岁月里,他患上严重的肺病,并多次负伤,最严重的一次,子弹从他的下颚打进,牙齿被打落一半。1948年2月,徐海珊任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第37师政委。兖州战役胜利后,他病情加重,夜晚行军连马都不能骑,组织上准备让他任淮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这样工作压力小一些,有利于病情好转,但他却说:“济南还没解放,我不能离开部队。”
9月16日,济南战役打响,徐海珊不顾危险,骑马跑到先头团,攻打丁家山、突破卡子门,直到攻破外城永绥门,到达趵突泉,连续六昼夜,他一直同师长高锐指挥战斗,很少休息。23日,济南战役进入决战阶段,为了不给敌人喘息之机,上级指挥员许世友下达了当晚突破内城的命令。济南内城有14米高10米厚的城墙,敌人在城墙上构筑了3层射击网,自诩“固若金汤”。突破坤顺门的任务交给了第37师。下午6时,攻城战开始,炮声惊天动地。政委徐海珊、师长高锐身先士卒,奋力杀敌,经过反复争夺,第37师伤亡过半,终于打开了突破口。24日午后,西路大军从坤顺门进入内城,会同东路军猛攻敌省府。第37师指挥所设在趵突泉西侧张家公馆西北角小楼上。下午4时,指挥所正准备向内城转移,突然敌人两架“B-29”轰炸机倾泻大量炸弹,一颗炸弹把指挥所掀翻,师长高锐和几个受重伤的同志被救出,政委徐海珊壮烈牺牲。在他随身携带的挎包里,发现他1945年在华中党校学习时写下的万余字的自传,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党的热爱和对中国革命的信心;包里还有写给爱人的遗书:“张杰同志,这次任务很艰巨,我是准备牺牲的,没有别的东西留给你,只有这本自传,留你永久的纪念。”
追悼大会上,第37师全体指战员流着眼泪,举枪宣誓。第13纵队司令员周志坚在《进军报》上题词:“追悼徐海珊同志及诸牺牲同志。我们应该贯彻他们坚决执行命令,完成任务,英勇顽强,积极作战的精神,并为继承他们的好作风而努力!”泰山苍苍,江水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1952年4月,徐海珊安葬在济南革命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