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中国工农红军布告》,是1935年5月红军为向彝族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顺利通过彝族聚居区而印制的。布告纵36.5厘米,横36厘米,拼版印刷而成。纸张虽已泛黄,但上面的油印字迹仍然十分清晰。它不仅是红军“万里长征”的庄严宣告,还向我们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与彝族群众结下的深厚情谊。红军通过彝族聚居区后,当地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了这张布告。1949年后,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征集到这张布告,并将其拨交给博物馆收藏。
《布告》背景的故事:1935年5月初,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后,来到四川西南部的会理地区。中共中央在会理郊区的铁场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着重总结了自四渡赤水以来的作战和渡过金沙江以后的行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巩固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会议决定继续北上,抢渡大渡河,实现与红四方面军的会合。
5月15日,按照会理会议的决定,中央红军以红一军团为先导,进至泸沽。经侦察发现,从泸沽北上至大渡河有两条通道:一条路是经越嶲(今越西县)到大树堡(今属雅安市汉源县),渡过大渡河到富林,有通往雅安的大道,可直逼成都;另一条路是经冕宁县到安顺场,这是一条崎岖难走的山路,尤其要通过被人视为“畏途”的彝族聚居区。
此时,蒋介石又调集国民党各路重兵十余万人,策划了严守大渡河天险,南追北堵红军的计划。他电告大渡河南北各部,“大渡河是太平天国石达开大军覆没之地,今共军入此汉彝杂处,一线中通,江河阻隔,地形险峻,给养困难之绝地,必步石军覆辙,希各军师长鼓动所部建立殊勋”。
中革军委获悉敌情后,果断决定红军主力通过冕宁县的彝族聚居区,把攻击点选在敌军防守较弱的安顺场。
21日凌晨,红军先头部队到达冕宁县城。由于驻守的国民党川军得到红军将至的消息后已经闻风而逃,这里成了不设防的空城,红军顺利进入冕宁。冕宁城中彝、汉杂居,有近三分之一的彝族人口。22日,毛泽东亲切接见了彝族代表。同日,中央地方工作部部长陈云会见冕宁地下党负责人,了解西昌、冕宁地下党工作和当地情况,决定成立冕宁县革命委员会。23日,冕宁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文庙大成殿召开。朱德在会上号召彝、汉人民团结起来,打倒军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新中国。与此同时,红军组建了长征路上的第一支农民地方武装——冕宁县抗捐军,开展没收大土豪、大地主财产的工作,并废除压在彝族人民头上的“换班坐质制”,当众烧毁了全部档案及官、私田地粮册,释放了坐质的彝族群众,得到彝、汉人民的共同拥护。
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由于长期遭受国民党政府、地方军阀以及地方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当地人对汉人怀有强烈的戒备心理和敌对情绪,特别是对汉族军队痛恨至极。民族间的隔阂和误解如此之深,加之红军到冕宁之前国民党又进行了大量的反动宣传,红军要想从彝族聚居区通过绝非易事。
为争取当地彝族群众的信任,使他们了解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对少数民族的政策,认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本质区别,中共中央以红军总司令朱德的名义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其内容是:
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
一切夷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
可恨四川军阀,压迫夷人太毒;
苛捐杂税重重,又复妄加杀戮。
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
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夷人风俗;
军纪十分严明,不动一丝一粟;
粮食公平购买,价钱交付十足;
凡我夷人群众,切莫怀疑畏缩;
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
设立夷人政府,夷族管理夷族;
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
希望努力宣传,将此广播西蜀。
这份布告为“六言韵文”,由时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红星报》主编、有“军中秀才”之称的陆定一起草。全文共26句,156个字,其中的“夷”字现均改为“彝”。布告采用通俗简明、朗朗上口、易记易传的顺口溜形式,鲜明生动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为主旨的民族政策,准确扼要地表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主张,深刻揭露了国民党军阀对彝族人民的罪恶行径,郑重宣告红军是军纪严明、维护群众利益的军队,明确提出彝、汉两族平民都是骨肉兄弟,红军充分尊重彝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支持彝族区域自治。同时,号召大家团结起来,与红军并肩作战,共同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封建军阀的剥削压迫,从而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自由,再不受他人欺辱。值得一提的是,布告使用了“红军万里长征”这一具有光辉历史意义的特定用语,并从此传播开来。
中央红军从瑞金苏区出发时,总政治部文书科负责印刷出版的工作人员携带了两台油印机,在湘江战役中遗失了一台,剩下的一台油印机以及一些钢板、油墨、毛边纸,就构成了整个长征途中红军唯一的流动印刷所。
布告起草完成后,刻印的工作交给了擅长书法、喜欢钻研的赵发生。接到刻印任务后,他将布告内容分成三种字体,以区分标题、正文和落款。为把字印得大一些,赵发生分别在两张蜡纸上刻写布告内容,再小心翼翼地拼印在一起,几乎看不出接缝的痕迹。总政治部的领导看到立意明确且字迹工整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时,都十分满意。
为确保红军主力顺利通过彝族聚居区,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和一个工兵排组成中央红军先遣队,刘伯承为先遣队司令员,聂荣臻为先遣队政治委员,率先向大凉山彝族聚居区进军。
刘伯承是个“老四川”,不但军事阅历丰富、足智多谋,对当地地理、风俗、民情都比较熟悉。根据中革军委指示,刘伯承调查研究发现,彝族分为黑彝和白彝,黑彝有严密的家支组织,各家支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和自卫武装。虽然彝人对汉人有很强的猜忌和敌视,但只要红军处理得当,是有可能和平通过的,还可以发动彝族人民与红军共同对敌。为此,刘伯承向先遣队官兵强调:我们马上就要进入彝族聚居区了,大家要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争取和平通过彝族聚居区,没有命令,谁也不许开枪。
5月22日,红军先遣队进入彝族聚居地区,当部队行至冕宁北25公里处的袁居海子地区时,遭到彝族罗洪、老伍、沽基等家支的拦阻。红军先遣队一面张贴、分发《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使更多人了解红军是遵纪爱民的队伍;一面派代表同彝族首领谈判,并按照各家支不同的政治态度,采取不同的政策。
经当地与彝人关系良好的中间人引荐,刘伯承带领红军代表来到沽基领地进行交涉,并应邀只身前往山上与首领小叶丹会面。刘伯承语重心长地向小叶丹解释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宣传红军北上抗日的道理,并满足了彝人提出的各项要求。红军高级将领如此真诚相待,与国民党对待彝人的态度截然不同,这让小叶丹深受感动,也打消了他心中的顾虑。根据彝族习俗,刘伯承与小叶丹歃血为盟,结拜为兄弟。结盟仪式十分简单,刘伯承和小叶丹叔侄站在海子边,面对蓝天和碧水,刘伯承率先端起滴有雄鸡血的水碗,大声发誓:“上有天,下有地……刘伯承愿与小叶丹结为兄弟……”,然后三人将“盟酒”一饮而尽,并互赠礼物。当晚,刘伯承又热情款待了小叶丹,进一步加深了彝、汉间的兄弟情谊。从此,刘伯承和小叶丹“彝海结盟”成为民族团结的一段历史佳话。此外,红军还帮助沽基家支建立了自己的武装,由刘伯承代表红军授予小叶丹一面书写着“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基)支队”的队旗,正式成立了中国红军彝民支队。之后,小叶丹专门派沽基家支的武装把红军先遣队护送出其领地。
23日,小叶丹亲自带领中央红军主力进入彝族聚居区。红军指战员严格执行《中国工农红军布告》的指示精神,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拥戴,许多当地彝族青年还踊跃报名参加了红军。为感谢彝族兄弟的支援,红军将准备好的礼物赠送给他们。在彝族人民的帮助下,中央红军顺利借道通过大凉山彝族聚居区,迅速向大渡河进军,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利用彝族人民对汉人的误解和仇视阻止红军前进的阴谋。
(编辑 何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