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活跃着一支年轻的新闻队伍。他们以笔为刀枪,在枪林弹雨中记录抗战历史,凝聚抗战信心,传播党的声音和主张,把青春才华甚至生命投入抗日斗争中。
《晋察冀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晋察冀中央局的机关报,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在敌后重要的党报之一。踏访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河北阜平,拜谒新闻前辈,是我久有的愿望。
我到达阜平城南庄已近中午,远远望去,重峦叠嶂绿意尽染,大清河、胭脂河蜿蜒环绕。
走进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凝望一件件展陈文物,我一次次被震撼。其中,有一幅题为“树叶训令”的图片,特别让我感动。图片上,有位农民正倚在一个树杈上采摘树叶,脸上带着兴奋,树下站着一群大人和孩子,望着高高的大树伸开双臂。图片文字注有:部队所有的伙食单位,一律不准采摘杨树叶、榆叶,也不准在村庄周围挖野菜,这些东西要留给驻地群众。人民子弟兵绝不与民争食。
1941年9月,日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秋季大“扫荡”。1942年春,当地又发生了严重的春旱,晋察冀军民严重缺粮,新生的树叶成了军民的日常口粮。
春天来了,树上长出嫩叶,于是就有了“树叶训令”。百姓看不到战士们采摘树叶,很是奇怪,知道真相后,纷纷找到部队要求取消训令。因为八路军也要吃饭,还要打鬼子,部队爱护百姓,百姓更应该与八路军同甘共苦。
时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向老百姓作了耐心解释。部队制订了节约粮食计划,除伤病员外,每人每天节约一至二两粮食救济百姓,聂荣臻也不例外。部队还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军民团结最终渡过难关。
这幅反映抗战时期晋察冀军民鱼水情深的新闻图片,让一道训令成为一段佳话。如今,图片虽已斑驳,但仍是一幅经典的新闻摄影作品。
在晋察冀边区,这支新闻队伍一手拿枪、一手拿笔,一边战斗、一边办报。
在纪念馆,又一幅图片吸引了我的视线。这是一幅黑白合影照,画面中的人们胸前都抱着一支长枪。有的人坐在地上,有的人坐在石头上,有的人靠在树旁,大概有50余人。图片文字注有:1943年秋冬,报社人员组成武装梯队,进行军事演习。
《晋察冀日报》前身是《抗敌报》,1937年12月在阜平县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创刊。1940年11月,《抗敌报》改为《晋察冀日报》,报纸内容也从最初以报道战事为主,扩展为国内新闻、国际新闻、通讯、社论、诗歌、漫画等多种内容,并创办了副刊《老百姓》,成为根据地军民了解八路军抗战和根据地政策的主要渠道,也是边区党政军民对敌作战的重要宣传武器。
《晋察冀日报》在办报过程中,留下了很多传奇故事。为适应游击办报的需要,方便排字工人减少字盘重量,报社要求记者写文章都限定在3000字以内。同时,全部设备精简到用8匹骡子就可带走,因此就有了“八匹骡子办报纸,三千字内著文章”的说法。
1941年,在敌人的疯狂“扫荡”下,报社克服一切困难出版了23期报纸。人们只要看到《晋察冀日报》,就会说:“我们的报纸一直在出版,我们的根据地会壮大、会胜利的。”这也极大地鼓舞了边区人民的抗日士气。
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如《狼牙山五壮士》《雁翎队》等都出自《晋察冀日报》的新闻前辈之手。这些文章如战斗檄文、民族号角,成为人民军队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见证。
边办报,边训练,随时参加战斗,这就是战争年代军事新闻记者的写照。
纪念馆里另有一幅图,同是黑白摄影,从画面看,是两名战士成卧姿瞄准正前方准备射击或正在射击的影像,旁边的山坡上尘土飞扬,而最明显的是他们身上都背着行军背包装备。最下方有一行图片说明是这样记载的:1943年反“扫荡”斗争中,画报社专门成立保护底片战斗小分队,提出“人在底片在,人与底片共存亡”的战斗口号。
我在馆内展陈中,还看到这样的介绍:1939年春天,著名摄影家沙飞等人在平山县举办过一个摄影展。展览规模虽不大,却吸引了十里八乡的百姓前来观展。那时,老百姓识字的人不多,但从照片上可以直观看到八路军战斗和取得胜利的情景。一幅幅反映军民抗战的画面走进百姓心坎,成为有力的“全民抗战动员令”。
据馆藏记载,抗战期间,阜平县有2万余人参军,5000余人壮烈牺牲,出现了“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动人情景。
到阜平还有一处我们一定要去拜谒的地方,它就是《晋察冀日报》的常驻地马兰村。马兰村距城南庄仅16公里,村里的石碑、雕塑、展板等记录着红色马兰的抗日岁月。
1943年秋,马兰村遭受了一场劫难。一天,日军进犯马兰村,妄图摧毁《晋察冀日报》。在敌人进村前,报社就在群众的掩护下安全转移。穷凶极恶的敌人将来不及躲避的老乡们抓住,用刺刀威逼老乡说出报社去向。乡亲们拒绝回答,敌人就将单德顺、孙士兰两位村民当场杀害,把其他群众关进菜窖,百般折磨。“绝不能出卖报社,绝不能出卖革命同志”,乡亲们相互鼓励着。最终,凶残的敌人挥动刺刀,一连杀害了19位老乡。
保护报社就是保护抗战力量,军民一心抗击侵略者,这是太行儿女的品格,更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体现出的不屈精神。
时任《晋察冀日报》社长邓拓,用马兰村的谐音自取笔名“马南邨”,以示永远的怀念。
行走在红色马兰,拜谒新闻前辈战斗过的地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铭记是为了不忘,更是坚定信念走向未来。这里,是中国新闻史上永远的红色坐标。
(编辑 邹吉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