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红色文旅 > 红色资源

中共中央党校旧址

日期:2019-04-16         

%E4%B8%AD%E5%85%B1%E4%B8%AD%E5%A4%AE%E5%85%9A%E6%A0%A1%E5%BB%B6%E5%AE%89%E6%97%A7%E5%9D%801.jpg

建校经过

1939年初,中央党校由桥儿沟迁至延安北关小沟坪,由邓发任中央党校校长。1940年10月2日,中央党校开始兴建礼堂,至11月竣工。礼堂长10丈,阔4丈,设6个门,20个窗户,进深10间(每间2.8~3米),面积40平方丈。

1942年2月1日,中央党校第一期学员开学典礼在这座礼堂举行,毛泽东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由此开始了全党普遍的整风运动。2月8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延安干部会议,毛泽东作题为《反对党八股》的报告。

1941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规定中央党校直属中央党校管理委员会。中央党校管理委员会由邓发、彭真、陆定一、王鹤寿、胡耀邦5人组成。邓发任校长。

1942年2月28日,中央书记处办公厅发出《中央政治局关于党校组织及教育方针的新决定》。决定停止过去所定的课程,在本年内教育与学习党的路线;军事学院高级班并入中央党校;延安各机关学校的高级干部,包括高级学习组,以300至400人为限度,参加党校学习。同时决定,中央党校直属中央书记处,其政治指导由毛泽东负责,组织指导由任弼时负责。邓发任校长,彭真任教育长,林彪主持军事教育会议。

5cb56cc50adaf.jpg

学校发展

1942年6月12日,新建的中央党校大礼堂落成。礼堂平面面阔10丈,进深13丈,面积约1300平方米,能容纳2000余人。毛泽东题写“实事求是”4个大字,刻在4块石板上,镶嵌在礼堂正门上方。

1943年8月8日,毛泽东出席在此举行的中央党校第二期学员开学典礼,发表了题为《党校的学习目的和方法》的演讲。

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这里向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作《学习和时局》的报告,传达了中央政治局关于研究党的历史经验等几个问题的结论。

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在这里向延安干部会议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报告。  

1943年3月20日,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中央党校由毛泽东任书记的中央宣传委员会领导,邓发调任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兼任校长,彭真任副校长。

5cb56dc3cd660.jpg

学校设置

 1943年8月,中央党校第二期学员开学。党校分设6个部。学校分设一部(驻校部所在地)、二部(驻兰家坪)、三部(驻王家坪北侧)、四部(驻文化沟)、五部(驻花石砭)、六部(驻马家湾)。

一部主要培训党的高级干部和来延安准备出席党的“七大”的代表和候补代表。驻党校校部小沟坪。主任古大存,副主任刘芝明。

二部主要培训地方中级干部和军队团级干部。驻延安大学原址(王家坪北侧)。主任张鼎丞,副主任安子文。

三部主要培训党员知识分子,以原中央研究院为基础。驻兰家坪。主任郭述申,副主任张如心、阎达开。

四部以原军事学院高级班学习组为基础,主要培训有丰富斗争经验的军队高级干部。驻文化沟原军事学院旧址。主任张启龙,副主任程世才。

五部和六部均以原西北党校为基础。五部主要培训陕甘宁边区县级干部,驻七里铺和韩家窑子。主任白栋材,副主任强晓初。

六部主要培训从敌后根据地来延安进修的县、区级干部和投奔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驻马家湾。主任马国瑞,副主任谷云亭。

1945年10月以后,由安子文主持学校日常工作。

1946年底,学校迁往华北解放区。

5cb56de6cae5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