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读过不少诗人包括一些当代诗坛名流的大作,但是,阅读《青山竹诗稿》,还是带给我几分新奇和别样的收获。
诗稿的作者郭杨柏,年近八旬,是一位退休多年的女军医,早年毕业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曾在几家部队医院担任心血管主治医生和内科主任。自取网名“青山竹”,战友群里习惯称她“郭大姐”。
一
令我感到惊奇又感动的是,一个多年从事救死扶伤人道主义职业,习惯于拿听诊器和手术刀的白衣天使,为何老来却能静下心来,醉心于笔墨耕作,“夜灯闪闪照新书,字里行间寻宝珠”,并且终于入门得道,诗情词韵喷薄而发,接连出版了两本诗集,“心真意切胸中志,言简情浓笔底花”(以上引语均出自《青山竹诗稿》)。
郭大姐说,因为热爱。“我从学生时代就爱好阅读和诗词……幻想将来能从事文字方面的工作”,但人生的道路很难预测,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军医。“以后数十年里,紧张的军营生活,忙碌的心血管内科工作,加之家庭事务及两个孩子的抚养教育,使我根本没有时间顾及诗歌了,直到退休,才终于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怎样才能使退休生活充实而有意义?我想到了年轻时的爱好。于是静下心来认真学诗”。(引语摘自《青山竹诗稿》自序)
热爱和志趣,是激情燃烧和走向成功的精神原动力。正是因为对文学的追求和诗词的热爱,杨柏大姐退休后,谢绝了数家民营医院和私人诊所的高薪聘用,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的诗词创作班,开始了自己的文苑逐梦行程。
著名作家柳青说过“文学是愚人的事业”。诗歌创作更是费神费脑的苦差事。郭大姐说自己由医生转身写诗作文,其实是个自讨苦吃、磨砺心志的过程。她的成功经验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多阅读,勤动笔,慢出手”。
多阅读,就是从阅读入手。唐诗宋词,现代诗词歌赋,大量阅读,有些佳作还需反复熟读,并尽可能地背诵一些。对在老年大学时指导老师推荐的300首诗词和自己选录的100首诗词,她用了七八个月的时间阅读背诵,“读了记,记了背,背了忘,忘了再背,一遍又一遍反复,最后终于记得差不多了”。
勤动笔,就是多练习写。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切身感受,认真琢磨,勤奋练习。“既要多读,还得多写。一路赏花,一路栽花”。这是郭大姐的又一心得。“人生感悟字中雕,心血浇红岭上桃。夜伴孤灯敲韵律,觅来佳句度春宵”(《学诗有感》诗稿第170页)“喜遇诗神亲赠笔,随行侍女传天意:劝我学诗须努力,词难觅,勤劳才有新天地。”(《渔家傲.海市蜃楼随想》诗稿第171页)。
慢出手,这一点对文学功底不大深厚的初学者尤为重要。郭杨柏大姐在《诗稿》自序中说:“我非常赞同一种观点,即‘有一等的襟怀,一等的学养才能写出一等的好诗’”,“诗一定要写发自内心深处的乃至刻骨铭心的感受,这是诗的生命。要把写诗看成是生命的体验。诗要首先感动自己,才有可能感动别人。”抱着这样的心态和治学精神,她对自己所创作的每一首诗都是很认真的,写出来后不急于热蒸现卖,要放上那么几天,凉一凉,反复推敲,字斟句酌,直到觉得满意才发表,“过不了自己的关我是不会拿出手的。”
想想,如果没有这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勤学苦耕精神,哪会有一首接一首,一篇接一篇,一册又一册的诗稿呈现在读者面前呢?
郭大姐的创作实践和成功经验对我们的启发,就是“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写诗作文,包括古体格律诗,只要下功夫学习钻研,持之以恒地勤习多写,都会入门,都可以笔下生花。年轻人行,退休的年迈之人也行。
二
杨柏大姐的青春岁月是在戎马军旅度过的,她的爱兵敬业精神和高超医术在部队是负有盛名的。老年步入文苑诗坛,起步虽晚,用功极深,笔耕不辍,硕果累累,给人以“满目青山夕照明”之感。
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青山竹诗稿》,集中展示了杨柏大姐在格律诗创作方面的丰硕收获。书中所汇集的180余首格律诗词,就涉猎的生活题材范围而言,视野相当广阔,思维十分活跃,内容可用“丰富多彩,琳琅满目”概括。作品携情带韵、绘声绘色地记录了作者青春岁月的脚步、军营生活的磨炼、游山赏水的感受,以及往昔曾经的点点滴滴和黄昏暮年的林林总总。
诗稿分为七大板块,有为时代盛世擂鼓呐喊和国家发展高唱赞歌的“感事抒怀”篇;有回望自己在军旅从医执业,为部队和人民群众送医送药上门砥砺前行足迹的“无悔人生”;有游山赏水,饱览祖国大好河山而生发感慨的“情系山河”;有借花草树木勃勃生机而抒发个人家国情怀的“咏物寄意”;有感恩父母、缅怀夫君及思念亲朋好友的“真情永伴”;有在蓝天白云下观海听涛引发的无限想象空间的“点滴思考”,还有蕴含哲理和警句名言式的“诗钟”。
整个诗稿,以诗情意境清新、语言简洁明快、文风朴实无华,通俗易读雅俗共赏为特色。正好印证了作者的诗句:“言简情浓笔底花”。其中对我印象最深,感觉最为精彩的是“无悔人生”“咏物寄意”和“点滴思考”篇。
我们不妨从“无悔人生”篇中,选录几首作者回顾当年到宁夏贫困地区农村巡医的佳作欣赏:
医疗队员
大漠黄沙路,狂风万里尘。
军歌声起处,最亮是伊人。
蝶恋花·盐池巡诊
漫漫沙滩连碧宇,六月巡医,初访盐池地。落日沉沉寒气起,驼铃声声炊烟细。
百日旱情田野敝,病患为灾,军地心相系。送医送药行百里,白衣飘处人欢喜。
如梦令·巡医
常忆巡医老路,跋涉不知辛苦。日落晚霞飞,山寨农家止步。留住,留住,除却顽疾无数。
人民军医的使命,为民服务的初心,亲身阅历的体验,衔接地气的灵感,皆流露于笔尖。读者跟着诗句,眼前不由自主地就浮现出一幅部队医疗队下乡巡医,军民鱼水情深的画面。
我们再来欣赏几首“咏物寄意”的作品:
竹
几片清疏叶,虚心瘦骨身。
任凭风雨打,不悔志凌云。
玉兰花
早春清露润花颜,质似冰洁容似仙。
纵是一朝风卷去,也留神韵在人间。
小石头
长住深山野水旁,生来质硬性刚强。
默然无语祈明主,乐作基石建大房。
好事近·三角梅
红紫竞芳菲,嫩叶榛榛青碧。欣向虚空织锦,遍南方园地。
娇容不与百卉争,花仙魅人立。暖日和风滋润,笑春光秀丽。
蝶恋花·小草
顶雪破冰春意早,绿色浓浓,竟染田和道。不与百花争美貌,萋萋无语含羞笑。
雨打风揉难不倒,无意争高,漠漠轻烟绕。蔓向天涯情不老,芳心一片春晖报。
在诗人的笔下,无言的花、草、竹、林,小石头,都被人格化,不枝不蔓,不矫不饰,有形有色有声有情,情动于中而言于纯,理晓于人而语于真,似乎在同人们对话,展露各自的心声和生命轨迹,发人深思。
《青山竹诗稿》中,类似这样动人心弦的上乘佳作和经典词句很多很多。特别是吟山咏海的数十首诗词和怀念亲友的诗作,每首诗中都有一些读起来朗朗上口、堪称经典的词语。让人“赏吟佳句添诗兴,缠绵细腻醉流霞。”(第173页)身心愉悦,快哉,悠哉,乐哉!
三
如果说《青山竹诗稿》的内容涉及题材比较宽泛,如同一条穿山越岭、流经大漠原野的彩色河流,浪花闪烁。那么,它的行文体例和表现格式,则相对单纯,全都是用新声韵写作的格律诗词,文字干净利落,语言朴实无华,如同一根红线穿珍珠,通篇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看起来顺眼,读起来顺口。郭大姐认为,中华诗词的韵律史,本身就是一部因时而变的发展史。平水韵距今已有七八百年了,入声字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已不存在,普通话是人们语言交流的主导用语,“而且今人作诗填词,是给今人看今人听的,所以我觉得还是以新声韵写作诗词比较利于普及和推广。”“当然,我也不反对用平水韵。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对习惯用平水韵的诗人也应当尊重。”
我初略统计了一下,作者汇集于本书的180余首诗词,加上34条“诗钟”,共计200余篇(幅),基本上是按照“中华诗词新韵”的规范要求创作填写的。
96首五言七言律诗,虽未在题目上标出“五绝”“五律”“七绝”“七律”,而细读起来,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严格按照“格律诗三要素及中华新韵”要求,精雕细琢,下了一番苦功夫的。其余将近80首词,用了34种不同的词谱格式。对每首新作,都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力求做到严谨缜密,对仗工整,韵律合辙。其中运用谙熟自如的是《西江月》,计有8首;《临江仙》7首;《鹧鸪天》6首;《蝶恋花》5首;《渔家傲》4首;《卜算子》《长相思》《浣溪沙》各3首。其余还涉及到《水调歌头》《阮郎归》《汉宫春》《玉楼春》《清平乐》《满庭芳》《踏莎行》《贺新郎》《采桑子》《生查子》《风人松》《八声甘州》等20余种词牌令格。
国学词库现有记载的词牌令格约一千多种,今人常用的大约七八十种。当代诗词文坛上,能熟练运用各种词牌格式填写词曲的作家有多少,笔者没有调查,心中无数。但是,一个年逾古稀的退休老军医,能够悠闲谙熟地运用30多种词牌格律和中华新韵创作填词,而且运用起来又不生吞活剥,文有虚实,笔兼奇正,疏密有度,回环相生,修辞不刻意矫情,造句不使劲营造,更不去绞尽脑汁地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从而形成自己诗词写作风格。对这一点,我是相当敬重和打心眼里佩服的。
四
客观地讲,《青山竹诗稿》中的作品,并非字字珠玑,首首精品,篇篇美文。瑕疵还是有一些。
有些作品,遣词造句值得推敲。也有几篇写人记事的诗作让人感到笔力不济,文欠火候,如歌颂普通劳动者的《建筑工》(第34页)、《清扫工》(第35页)、《雾中交警》(第13页)等,也许是作者对他们的职业和精神世界缺乏深入考察了解,写起来就流于表象化,显得苍白无力,而不像写白衣天使和医疗队下乡那样接地气有底气,诗情画意,生动感人。
其实,格律诗词,向来都被认为是中华国学体系中特别精粹的部分,是文学殿堂王冠上的明珠。即使一些诗词大家,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像郭杨柏这样一个退休后才步入文苑诗坛的古稀老人,能达到目前这样的水平,应该说很了不起。我辈应该引以为师,好好向其学习。
(编辑 邹吉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