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老兵文苑 > 散文

陕北民歌礼赞

日期:2023-04-19    文章来源:红云平台    作者:钟峻青

陕北民歌是根植在陕北黄土高原厚土中的文化奇葩,是流淌在陕北山梁沟壑里的艺术硕果。它以音乐为符号,以陕北风情和百姓生活为内容,映射出陕北的自然风光和生活环境,唱出了陕北人民的性格特点、豪迈情怀和精神风貌。它是传承陕北历史文化的艺术载体,是陕北人民用情和爱镌刻在黄土高原上的传世杰作。

我是一个军人,上个世纪90年代末在圣地延安工作过七年多时间,经常在山野中、沟壑间、剧场里听到人们演唱陕北民歌。改革开放后,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和红色文化教育热潮的兴起,在延安的宝塔山、枣园、杨家岭等革命纪念地,出现了专门的民间艺人,男的头扎白毛巾,身着羊皮坎肩,女的梳着长子,穿着花袄袄,打着腰鼓,扭着秧歌,尽情为游人演唱陕北民歌。耳濡目染中让我对陕北民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感。但凡我陪一些外地客人到这些革命旧址参观时,都会建议他们欣赏一下原汁原味的陕北民歌。我自己虽五音不全,慢慢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陕北民歌。生活中郁闷的时候,就会放声吼上几句用来调整心态,释放情绪;朋友聚会时兴趣来了,也会秀上一两首陕北民歌,给大家逗逗乐,助助兴。

我喜欢延安的乡土文化和陕北民歌那种特殊的味道。

从演唱方式看,陕北民歌大都声如洪钟,高亢激越。陕北民歌多种多样,从大的分类来看,有信天游、劳动号子,还有小调。这些曲调中,应该说信天游是最具代表性的,是陕北民歌的精华。然而,信天游基本上都是放开歌喉用力吼出来的,声音洪亮,给人以强大的震撼力,具有极强的穿透力。比如:“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呦,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一杆杆的那个红旗呦,一杆杆枪,咱们的队伍实力壮”;“谁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几十几道弯上几十几条船,几十几条船上几十几个艄公来把船儿搬”;“上一道那个坡坡哎哎,哎!下一道道梁哎,想起了那个小妹妹哎哎哟,哎嗨!好心慌哦号哎,嗨嗨!你不去那个掏菜哎哎哟,哎!崖畔上的那个站,把我们那个年轻的人心扰乱了哦号哎”;“提起那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的三十里铺村……”这类陕北民歌一起头就是扯上嗓门唱的,歌声能在山谷久久回荡,有时还会产生美妙的回音。陕北民歌的这种唱法带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大家都知道陕北山大沟深,经常是过了这山上那山,过了这沟下那沟,人们外出不论是上山放牧还是下田劳动,互相之间往往是能看得见人影,但就是无法近距离说话。正如民歌中唱的那样,“一个在那山上呦,一个在那沟,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这种特殊的环境决定了人们采取唱山歌的方式,望山对话,隔沟传情,只有声音越大才能传得越远,这就演绎出了陕北民歌这种高亢激越的唱法。同时也可以看出,昔日的陕北比较荒凉,生活艰苦,人们放声歌唱也是美化生活,释放压力,宣泄感情的重要途径和办法。

从创作技巧上看,陕北民歌大都讲求通俗押韵,朗朗上口。有资料记载,民间传唱的陕北民歌要有七八百首之多,仅1946年3月由马可编写的《边区民歌第二集》中,就收录陕北民歌389首。这么多的陕北民歌,我接触十分有限,可以说仅仅知道一点皮毛。但就从常听到的和喜欢的这些陕北民歌里,我感觉到歌词虽然简单明了,但却都很注重音韵,唱起来十分顺口,韵味十足。如前所述的《船工号子》那首民歌,句句都是押韵的。还有很多陕北民歌也都是讲究比兴对仗和韵律,比如:“一对对绵羊并排排走,哥哥我什么时候,拉着我那妹妹的手”;“这么长的那个辫子呦,咋就探不上个天,这么好的那个妹子呦,咋就见不上个面”;“九曲那黄河十八道弯,一年四季我把水水船搬,日头头烧红那胳膊弯,风里雨里我浪里钻”;“漫天的云彩风吹散,咱俩的婚姻人较乱”;“飘葫芦舀水沉不了底,忘了娘老子也忘不了你”。民间传唱的这些民歌,歌词都简洁直白,如“信天游”三个字的含义一样,信手拈来,随心所欲,自由放飞,可以说是走到哪里就唱到哪里,遇见什么就唱什么,想起什么就唱什么,不矫情,不做作,歌词却大都很押韵,唱起来流畅优美,动人好听。昔日的陕北是一个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的地方,歌者多为放牧的后生或拦羊的老汉,推磨的婆姨或挑菜的女子,他们都没有多高的文化程度,但唱出的歌却像文人创作的诗歌一样文采飞扬,抑扬顿挫,韵律感十足,让人赞叹不已。有位文人说,文化可分为书面文化和心灵文化。陕北的农民由于生活条件所限,书面文化虽然有限,但他们的心灵文化造诣颇深,他们唱出的山野之曲,照样能登上大雅之堂,可见陕北人民的聪明睿智和心灵之美。

陕北民歌从演唱内容上看,多为赞美生活歌颂劳动和表达爱情,抒发撩人情怀。我所接触到的陕北民歌虽然十分有限,但总的感觉大多数都是情歌,有些还被称为“酸曲”。这些情歌并不显得低俗,也不仅仅是动物属性的表达,反而让人看到陕北人民坦诚率真,敢爱敢恨,大气过人的心理自信和陕北人民质朴善良,敢说敢为,厚道实在的完美人格。“三十里的鸣沙,二呀二十里的水,五十里的路上看呀么看妹妹,半个月跑了十五回,哥哥我跑成个罗圈圈腿”,表现出陕北汉子朴实忠厚,百折不挠地追求爱情的那股劲头;“你要来你就早早来,来得迟了门不开,后院的黄狗很厉害,墙头上又把那葛针(枣刺)栽,哥哥你难进来”,唱出了一个怀春少女真切希望自己的情哥哥能够早早来与自己相见的那种真情实意;“冷子(冰雹)打墙冰盖房,露水夫妻不久长”,唱的则是爱情要有坚实的感情基础,没有感情基础,仅图一时之欢的爱情,如空中楼阁,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我要拉你的手,还要亲你的口,拉手手亲口口,咱们两个旮旯里地走”,“三天不见哥哥面,当着天地许口愿,三天不见哥哥面,口含砂糖都不甜,三天不见哥哥面,崖畔上又画你眉眼”,反映出陕北青年男女直抒胸臆,不遮不掩,大胆果敢的性格特点;用这么简单、质朴、热烈的词曲,把痴情盼恋人、想情人的内心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一碗谷子两碗米,面对面睡觉还想你”,表达了不弃不离,相濡以沫的夫妻真情。

上面说的这些,只是陕北民歌留给我的深刻印象,也是我感悟到的陕北民歌的一些特点。当然,陕北民歌作为地域文化的反映和陕北人民真情实感的表白,从形式到内容也是与时俱进的,是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革命战争时期,尤其是党中央进驻延安以后,陕北民歌经历了质的转变,实现了飞跃发展,陕北人民的思想和心灵得到了新的升华,这给陕北民歌也赋予了新的内容。这一时期人们创作了许多歌颂红军,歌颂共产党,歌颂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歌曲,大家熟悉的有《东方红》《周总理纺线线》《翻身道情》《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南泥湾》等,这些歌曲表达了陕北人民对共产党毛主席的无比热爱和军民鱼水深情,成为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歌曲。直至今天,依然被人们所传唱和弘扬,具有经久不息的艺术魅力。

细细品味一曲曲陕北民歌,就会领略到陕北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老区人民群众的心灵之美,就像喝了陕北酿造的地地道道的玉米老酒,杯杯甘甜爽口,回味无穷……

(编辑  何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