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老兵文苑 > 老兵心语

赢得生前身后名

日期:2023-11-13    文章来源:红云平台    作者:徐映珉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生短暂,过眼云烟。若要留下名声且被世人记住,唯有两种人:一是当好人,二是做坏人——前者千古流芳、世代颂扬;后者遭众唾弃、遗臭万年。而平庸之辈和凡俗之人,是难以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一丝的印记。比如,明朝的16位皇帝中,人们记忆深刻的,一位是明太祖朱元璋,另一位就是吊死在煤山树上的崇祯皇帝。

在明朝皇帝排行榜上,崇祯皇帝能力水平可谓一般,一生政绩平平、无甚建树。闯王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后,崇祯自知难逃厄运,慌乱中系三尺白绫于煤山歪脖子树上了却一生,其悲其怜令人感叹。纵然他一生的功过是非、成败荣辱、德绩口碑,历史自有评说,百姓心中也有一杆秤,但崇祯皇帝亦有可怜同情甚至可爱之处:那就是他至死心中装着百姓、想着万民——纵然他一手把大明王朝葬送、留下一世骂名,但仅此一点,也多少为这位没落的皇帝挽回了一点颜面。

笔者至今仅去过两次北京,一次是1987年从云南老山前线参战回来去解放军报社修改稿子,另一次是1999年10月去参加新闻专业高职评审答辩。而两次到北京,我都特意去了十三陵游览,伫立在历代皇帝长眠的地方,思绪定格于往事云烟中,觅寻历史沧桑留下的点滴答案。而每每走近思陵,更让我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回味不尽一一倏然间对崇祯这位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多了几分同情与悲悯。

思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西北的西口村山脚下,其规模之小、建筑之糙、地位之卑,堪称明陵之最。有人形象地把思陵比作明陵中的“寒舍”“棚户区”和“贫民窟”,一点儿不为过。

许多人也许并不十分清楚,思陵其实并非崇祯皇帝的墓,而是崇祯的西宫娘娘田贵妃之墓。李自成进京后,崇祯皇帝仓皇而逃,无奈之下一条白绫吊死在煤山。战乱之中,善良的昌平百姓不忍一代君王暴尸荒野,仓促打开田贵妃墓,把这位倒霉的皇帝硬塞了进去,便成了后来的思陵。如此安葬一位权高位重的君主,思陵的确让崇祯皇帝受委屈了。但作为昌平百姓,能做到这程度已经很不易了,彰显出对崇祯的无比宽容、同情和厚道。

虽然李自成许诺要“厚葬”崇祯,然而,以当时之势是无法兑现的——他既要应对战争,又要忙于登基做皇帝,财力、物力、精力都顾及不到已死去的崇祯,仅是一纸“空头支票”而已,于是只好将这一殡葬任务交给了昌平的地方官。

当时,昌平的“地方财政”收入可谓是一贫如洗、入不敷出,当官的每月的“基本工资”都发不出去,哪有钱来埋葬这位自缢的皇帝?无奈之下,昌平百姓只好采取“社区集资,个人捐款”的办法埋葬皇上。

据史料记载,时任昌平县令干“集资”这件事,共向老百姓敛钱三百四十千钱。昌平当时的“社区”建制是五百八十二村半,平均每个村不到一千钱,虽说数量不算多,但在“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那个年月,敛三百四十千钱是很不容易的事。史料还记载,这三百四十千钱根本不够支出,只好向许多“农民工”打了白条,最后是西山口村的百姓畚土起冢、又筑冢墙——“义务劳动”,才使思陵最终完工。

人们不禁要问:昌平百姓何以对崇祯皇帝有如此“感情”?从客观上讲,明朝把陵寝设在昌平天寿山下,护陵、守陵,自然成了皇帝老儿赐予昌平人的崇高使命与无上荣耀,历代昌平人都为自己守护明陵而感到自豪和骄傲,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从主观上讲,崇祯皇帝的死也确有让人同情的一面——他临死前咬破手指,在衣襟上写下血诏:“朕误听文官言,致失天下,死无颜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复面,任贼碎裂朕尸,但弗伤我百姓一人。”另据《日星不晦录》记载,崇祯的血诏是这样写的:“朕之失天下,皆因文官不合心、武官不用命,以至如此。文武可杀,百姓不可杀。”“但弗伤我百姓一人”,“百姓不可杀”,文字虽然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且确有其事。据说李自成就是看到这句话, 才深深地被感动,决定给予崇祯皇帝“厚葬”。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这就是淳朴厚道的昌平百姓。作为一个无能皇帝,崇祯皇帝上吊自缢之前虽然把罪责和祸根推给别人,把面子和尊严留给自己,但尚能想到老百姓,只此一点,百姓就已感激不尽了。

在明王朝的最后日子里,崇祯皇帝曾几次下罪己诏,向百姓公布自己的不是和过错。在最后的一次罪己诏里,他是这样写的:“朕为民父母,不得而卵翼之;民为朕赤子,不得而怀保之,坐令秦、豫邱墟,江、楚腥秽,罪非朕躬,谁受其咎! 至于任大臣而不法,用小臣而不廉,言官首鼠而议不清,武将骄懦而功不奏,皆由朕抚御失道,诚感未孚,中夜以思,踞无地。”尽管这些文字看起来有点慷慨激昂、情真意切、自责有加,但从中不难看出,崇祯皇帝对百姓的疾苦还是心知肚明的,而且也清楚百姓们的疾苦是由于朝廷的腐败无能造成的,“罪非朕躬,谁受其咎”?作为一国之君,崇祯不推卸自己的责任,不管行动如何,有这几句热乎乎的话,老百姓心里也觉得暖洋洋的,自然也就原谅了他的一切过错。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历史上的亡国之君,非崇祯始,也非崇祯终,但能像他这样不回避自己的责任,并公开承认自己的过错,也算难能可贵了。比起那些“背着牛头不认账”、故意粉饰太平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仁君”,崇祯皇帝实在是高出一大截。昌平百姓之所以自觉自愿地把崇祯皇帝埋葬了,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其修筑了陵寝,这与崇祯皇帝最后的表现和赢得民心大有关系。

“追痛吾皇称至仁,忍闻遗诏恤民生”,“至死心中念万民,百姓自然不忘恩”,后来诗人对崇祯皇帝给予如此高的评价,足见一斑。

崇祯之陵所以称“思”,我想绝不是要人们怀念这位不幸的末日之君。人们十分清楚:大明王朝走到这一步,气数已尽,命脉已绝,大势所趋,是历史潮流不可逆转的,连皇帝自己都已绝望、无力回天,别人还有什么可指望和留恋的。悲哀的是,这个毁朝灭代的罪责和“黑锅”,只能由崇祯皇帝一人背到阴间去,留给世人的只有无尽的思索和别样的回味……

思者,想也——伫立于思陵前,我始终不明白:起这个陵墓名的人,到底是要人们思什么、想什么?试思崇祯皇帝为何会有这样的结果和下场?还是思昌平百姓为何要如此厚葬一个一手葬送了明王朝的无能皇帝?

“一抔黄土垒坟冢,功过荣辱任评说。”逝者如斯,历史早已淹没于云烟之中,今天的游人来到思陵,不知还会思些什么?但我观瞻思陵后,似乎找到一丝答案——群众利益重如山,人民生命高于天,谁把百姓装在心里,百姓就把他举过头顶;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定当对他拥戴敬仰万分;唯有厚植爱民情怀,强化为民意识,情系百姓安危,心牵群众冷暖,才能赢得人民信赖和支持。

(编辑 邹吉钧)